地狱尖兵

战争片俄罗斯2022

主演:阿列克谢·克拉夫琴科,乔治·博洛涅夫,谢尔盖·加鲁索夫

导演:安德烈·巴托夫

 剧照

地狱尖兵 剧照 NO.1地狱尖兵 剧照 NO.2地狱尖兵 剧照 NO.3地狱尖兵 剧照 NO.4地狱尖兵 剧照 NO.5地狱尖兵 剧照 NO.6地狱尖兵 剧照 NO.13地狱尖兵 剧照 NO.14地狱尖兵 剧照 NO.15地狱尖兵 剧照 NO.16地狱尖兵 剧照 NO.17地狱尖兵 剧照 NO.18地狱尖兵 剧照 NO.19地狱尖兵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2

详细剧情

  在一名呼啸山庄战士的带领下,冲锋队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控制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本应让任务变得轻松,但被大型迫击炮和无人机所掩盖的激烈抵抗却削弱了攻击的优势。战斗水平不断上升,远程炮兵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任务一步一步地解决了。除了越来越少的人在靶场,当敌人决定摧毁高楼大厦时,任务似乎根本不可能完成。

 长篇影评

 1 ) 《地狱尖兵》

朋友推荐,看了这部《地狱尖兵》。是2022年俄罗斯拍摄的电影。

这部电影描述了白军和黄军之间的一场战斗。如果让好莱坞拍摄,一定又是百转千回,峰回路转,大卖关子。另外一定要加一个身材姣好的比基尼女郎,手握双枪,凶狠的目光中透着妩媚,刀枪不入之后和男主一起相拥着迎接胜利。

这部却大不一样。没有男女主,没有人物性格刻画,没有战场之外的细节,没有戏剧性的死亡和生存。纯粹是一场两小时的战斗纪录。在影片右上角始终在纪录着时间,并和影片放映时间同步。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一部军教片。指明了白军就是瓦格纳雇佣军。黄军只说是“敌人”,当然咱们心知肚明指的是乌军。影片倾向性非常明显,毫无疑问是白军胜黄军败。

我不是军迷,当然看不懂门道,只是看热闹。影片中的步兵行动,许多朋友已经有了详细的解说,那我就把重点放在炮兵的使用上。

为了叙述的方便,咱们就来个彻底的剧透。所以,没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千万就不要再往下看了,免得败兴。

影片一开始,白军指挥员就说了:“这是战场上的一个普通任务。”战斗目的就是白军一路向西攻击四座大楼,一直打到最后一座九层大楼上,引导员“大黄蜂”携带光学激光指引器登上楼顶,便可以俯瞰几十公里内的地形地貌,以确定黄军203自行榴弹炮的阵地坐标,最终摧毁之。在此之前,无人机和炮瞄雷达都不能侦测到这个阵地,所以用这个办法也是不得已的。

1、战斗开始。双方投入的步兵兵力都不大,各为20-30人。在这种巷战中,过多的兵力反而展不开。影片中我们看到,无论进攻或防御方,通常都是以四五个人组成作战小组,便于指挥也便于机动。

2、白军进攻。黄军呼叫距前沿三公里的120迫击炮支援。并出动无人机校正弹着点。实际上,整个战斗的战术、武器都沿袭了传统作战的样式和装备。至多是稍有改进。唯一变化最大的就是无人机。

3、白军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命令距前沿十五公里的D-30 122榴弹炮排压制黄军迫击炮。炮瞄雷达迅速侦测到了这门迫击炮的位置,一发试射之后三发急速射立马将这门迫击炮打了个七荤八素。二是调用了两辆T-72B坦克和一辆BMP步战车,开到距一号楼几百米的位置直瞄射击,当然是一打一个准。

4、黄军急令火箭筒打坦克,炸断了坦克履带。白军驾驶员毫不在意,说:“我们自己能修好。”话音刚落,黄军的无人机来了(又是无人机!),空中一颗炸弹下来,坦克最薄弱的地方就是炮塔顶部,毫无悬念的彻底摧毁了这辆坦克。不过坦克和步战车的支援,也使得白军步兵迅速攻占了一号楼。

5、这时,美军向黄军提供了D-30的阵地坐标。黄军调用了152榴弹炮瞄准了D-30阵地。无人机在白军阵地上空盘旋。白军命令D-30榴弹炮排立即撤出阵地。可是,D-30不是自行火炮,而是牵引式火炮。一系列繁琐的撤出操作耽误了时间。终于被炸死一人。

6、白军炮兵的损失激怒了指挥员。于是命令BM-27飓风火箭炮射击。本来火箭炮精确度有限,主要是用于压制敌方暴露步兵的,打击点目标并不合适。可是,“在这儿一切都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因为手头上没有黄军152榴弹炮的准确阵地坐标,只得采取覆盖面的方式。说不定瞎猫能撞上死耗子。实际上确实如此,摧毁了黄军一门火炮,

7、那门黄军的迫击炮清醒了过来,又开始向白军射击。这边厢D-30重新占领阵地,一顿炮轰,终于连人带炮彻底摧毁了。与此同时,还给黄军的西蒙支援部队以沉重打击。

8、黄军只得临时调用“郁金香”240mm自行迫击炮加入战斗。“郁金香”号称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自行迫击炮,一经发威,严重打击了白军的迫击炮部队。白军指挥员命令,将晚些时候空军的攻击目标中加上“郁金香”。

9、白军步兵攻入九层楼。黄军急调两辆T-64BV坦克,准备炮击摧毁大楼。

10、白军一番短兵相接的搏杀之后,终于掩护引导员“大黄蜂”登楼。迅速发现了几公里外的黄军203榴弹炮阵地。203榴弹炮威力巨大,射程达49公里。必然会在未来的战斗中给白军很大的威胁。此时,两架苏-27也飞临战场上空。可“大黄蜂”手中的激光指引器并不是全自动的,也不能将激光直接照射到目标上。而是测出了目标的坐标,再由引导员“大黄蜂”口头报告给飞行员,实在是有点耽误事。

11、转瞬之间,两架苏-27分别向黄军203榴弹炮阵地和240自行迫击炮阵地发射导弹,分分钟就摧毁了。战斗胜利结束。此时的白军步兵只剩下“大黄蜂”和负伤的布列翁了。

看了以上的战斗经过,有两点体会:

一、无人机的使用。在炮兵作战中,通常要开设前进观察所,距敌方500-1000米,用来指挥和引导炮兵射击,并适时进行射击修正。现在无人机完全可以替代前观的作用。并且更加直观更加清晰。修正弹着点的准确度也大幅提高了。如影片中所表现的,在后方指挥所里看着大屏幕就可以判断并修正射击效果。

无人机的使用并不限于炮兵,也不限于观察。如影片所示,可以用来攻击敌方目标。在其它所有兵种中,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可以预见在未来战争中,无人机的使用是无可限量的。

虽然影片中也展示了干扰机的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有一矛必有一盾,干扰机其实也是一种无人机,敌我双方就比着来呗,看谁的科技发展水平高速度快。

无人机的生存能力如何?视野多少?清晰度怎么样?暂时没有具体参数。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及时提供。

二、炮兵在未来战场上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还要靠步兵“。这话固然不假,可是在整个战斗中,炮兵依然能够给步兵最有力的支持,并且能够直接给予敌人最大量的杀伤。

导弹的出现和发展,部分替代了炮兵的作用。可是,从经济角度和实时性上看,炮兵仍然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炮兵的发展前景在射程和精度上。增程炮弹的使用,以及火炮本身技术的发展,射程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最远的能达到三百多公里。至于精度,略有提高。不过或多或少总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影片拍摄的十分认真。注重细节。几乎无懈可击。例如战斗开始前,黄白士兵胳膊上的袖标都是新的,颜色很分明。打了一段之后,布满烟尘,白的也变成灰的了。

双方攻防的那几座楼,是原来的居民楼,墙上的彩色墙纸,床上的花被子,依稀可见。有这样一组镜头,巷战的房间里,一个黄军士兵不小心碰掉了尼古拉圣像,他赶忙捡起,放在神龛上,并划了一个东正教十字。紧接着,白军攻进来,又震掉了圣像,这个士兵也是满心虔诚的捡起来,放好,同样划了一个东正教十字。

参战的各方士兵都是普通的人,而且是同一个民族的人,有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信仰,曾经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打这个仗?

黄军队长佛朗索对部下说:“我们没有时间害怕。”当然,他们更没有时间去考虑战争的意义,也没有时间去考虑他们是为谁去送命。

白军士兵攻入一个房间,发现了关在笼中的一只小耗子。于是,一个说:“这是一只仓鼠。”另一个纠正他:“这明明是豚鼠。”第三个人说:“你们这俩白痴!只是一只花栗鼠。”

在残酷的战场上,自己的生命尚且不知所终,却在关心着其它的生命,这或许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映吧?听到这样无意识的对话,唯有心酸。

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字幕上,都打出了这样的字:“我知道我们会下地狱,但在地狱我们会更强大。”

看到这里,不由得联想到陈毅元帅《梅岭三章》中的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诗中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和先辈们视死如归的豪迈。

可是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场没有多大意义的战争中,那些死去的人,那些“地狱尖兵”的豪气,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们慢慢淡忘了。

本人评分:7.0。

 2 ) 手把手教你打巷战——《地狱尖兵》

今天聊聊俄罗斯电影《地狱尖兵》。

片名Лучшие в аду / Luchshiye v adu / The Best in Hell(2022),别名地狱之最。

《地狱尖兵》描述发生在2022年夏天的一场局部战斗,在真实战场由真实士兵出演,采用真实武器拍摄。

这是一部直接反映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电影,影片为大家带来战争电影的全新视角。

本片编剧阿列克谢·尤里维奇·纳金(Aleksey Yuryevich Nagin, 1981/3/21—2002/9/20)是一名俄罗斯军官,是瓦格纳集团突击支队的一名指挥官,专门研究攻击机。

今年9月他在巴赫穆特战役中阵亡,被安葬在伏尔加格勒的迪米特里耶夫斯基公墓,并被追授为俄罗斯联邦英雄,以及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英雄。

影片剧情很简单,这是一场战役中的局部战斗。

白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占领一栋9层建筑,以获取视野激光引导轰炸。黄方则在相关建筑内布防,全力阻止白方进攻。

双方在这场局部战斗中投入了大量兵力和武器……

画面中右上角的倒计时就是白方的任务时间,在生死瞬息万变的战场里,一分一秒都变得极度危险。

看惯了商业战争大片的观众,估计很难想象能看到类似《地狱尖兵》的战争电影。

这是一部绝对让人眼前一亮的影片。影片力求真实,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剧情和人物塑造,只有最简单最直观的战争体验,时不时穿插的讲解旁白进一步帮助观众了解这场战斗的目的,各种武器的三维模型展示,堪称手把手教你打巷战。

这是一部坚韧有度其不带偏见的战争片。

《地狱尖兵》是俄罗斯拍摄的,准确的说是俄罗斯雇佣兵公司瓦格纳集团公司拍摄的。瓦格纳集团公司是俄罗斯的一个雇佣兵公司,主要成员来自于俄罗斯退役的精锐特种兵。

黑水公司活跃在欧美电影中,其实已经渐渐式微,现实生活中最活跃的私营军事公司就是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公司。他们以低调的姿态活跃在全球各个热点地区,他们的足迹遍及中非、苏丹、利比亚、委内瑞拉、叙利亚等等多个存在俄罗斯重大利益的冲突地区。

影片中没有妖魔化乌克兰人,也没有美化俄罗斯人。

接近2小时的战斗里几乎没有情节,只有白黄双方的一路战斗。没有费心去区分“好人”和“坏人”。

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生存。

白黄双方都没有在这里受到赞扬或诋毁,双方都只是参战的士兵,导演让他们人性化。

《地狱尖兵》和以往大家看到的“子弹风暴”类型电影完全不同。商业大片的主角们可以在没有任何战术或计划的情况下,砍瓜切菜一般砍翻打倒源源不断冲向他们的炮灰。而在这里,一切都很真实,每一方士兵都有自己的职业分工,都有着能够将对方置于死地的专业能力。

导演让观众知道,战争绝不是一件可以或能够掉以轻心的事情,战争可以摧毁一切,而不是一场游戏或电影。

总有人喜欢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夹带许多自己的观点,一拉一踩等各种手法玩得溜溜的。看惯了欧美战争商业片的观众也会渐渐熟悉这种模式,甚至觉得不这样拍就不是好的战争电影。这就是典型的偏听偏信了。

而最原汁原味的反映战争,让观众认识到真实的战争,这才能让人知道现实和电影的区别。

那些充斥着主角光环的商业大片除了画面好看外,只能让人更加向往战争。

观众不傻,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玩游戏看电影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观众也不聪明,如果一直被降智电影洗脑,同样会滋生向往战争的危险想法。

影片中用最出色的现实主义,表现最伟大的军事细节。

尽管影片中有不少地方的特效、慢动作略显生涩,但这里出镜的都是真家伙。

观众看到这些全都是设计出来用于置人于死地的各种武器在荧幕上的身姿时,第一反应不会是这个镜头运用得如何、这个镜头语言表现力如何,而是如果我被这些武器瞄准会怎样……

祈祷和平吧。

战争电影必不可少的一点是表达士兵为何而战。

当年41年红场阅兵的将士们,直接奔赴西部前线抗击德军,为了就是保家卫国。在《地狱尖兵》中,影片并没有长篇大论地提及战斗的宏观意义,只是在开头和结尾相呼应地提了一句他们为何而战。

雇佣兵有和公司的合同,有和国家的契约,还有良知,这似乎解答了他们为何而战。

手把手教你打巷战,

真实感带来新体验。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3 ) 逐帧解析地【地狱尖兵】(2)18-38min


———————————— 第二阶段:18-28min ———————————

接://movie.douban.com/review/14814276/

由于第一辆坦克被烟雾遮挡,无法攻击,紧接着,白方第二辆坦克加入战场,因为基本没有两辆坦克在一起的镜头,所以有人一直以为就一辆(还脸盲)

②①白方坦克压制的同时黄方也派出一名士兵针对装甲车辆。

火箭筒看外形应该是著名的反政府武装三件套之一的RPG-7,1961年正式服役,40mm,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射程在1km以内,安全锁为4.5秒。此武器的特点是轻便、造价低廉、操作简单而火力强大,自1961年到现在足足生产了超过60年,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数量超过了一千万套

来源:战争召唤

RPG-7还有一名兄弟,那就是我国仿制的69式40mm火箭筒,俗称40火。也是我国出口的游击队三大件之一,其实市场上很多RPG-7其实就是40火,因为40火造价比低廉的rpg7还要低廉(据说才200美元一发),并且简化了很多操作,伤害却有增无减。

RPG-7的反坦克高爆弹,来源:战争召唤

②②这里有个细节,火箭炮兵被发现之后,直接采用反手持枪平射,这是一个应对身后侧方目标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

但明明被敌方发现了位置,却一直没有移动,反而一直待在原地,特别是还留有发射后产生的大量烟尘,这就是一个标记,可能是压力太大,只记得要快速摧毁敌方坦克,不然那栋楼绝对会被轰烂。但关键是人家不只有一辆装甲车辆,所以下一秒就被BMP2的机枪给清除了。

②③这里看很像是土耳其拜卡尔公司生产的TB-2军用察打一体无人机,但细节有出入,有可能是特效问题(这个无人机和导弹都是特效)。该型无人机于2014年正式服役,长度为6.5米,翼展达12米,搭载了Rotax 912发动机,作战高度为5486.4米,最大航行高度为8229.6米,巡航速度129.64公里/小时,最高速度为222.24公里/小时间,最大航行时间为27小时。可携带4枚反坦克导弹,对8000米内的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由于造价相对低廉(50w美元),并且实用性很强,所以俄乌战争中双方都大量使用这一款无人机来执行定点精确打击任务,专门针对坦克、火炮、运输车辆、防空导弹阵地和等VIP目标。

②④无人机所发射的导弹为土耳其生产的MAM-L精确制导炸弹,是拜卡尔公司专门为TB-2生产的专用导弹。

其导引头为激光制导,配备有多用途的弹头,包括传统的破片弹头以及燃烧弹和穿甲弹等,弹径为160毫米,长度为一米左右,全重为22千克,几乎可以从顶部击毁所有的坦克。

所以一出手就击毁了白方的一辆T80BV坦克。

“舒马赫”车组全灭

很明显这些烟雾是特效覆盖上去的

②⑤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那就是烟雾弹的实际效果,可以看到扔出去的烟雾弹明显被风吹向了右侧,而白方的行进方向是左侧,这个烟雾根本起不到掩护的效果,反倒告诉黄方“我踏马莱纳”,并且还是暴露状态。所以黄方无人机马上就看到了,真要反击一定会撂下几个的。

你看几乎没有作用,而且还是逆风,敌人在左手边,完全暴露了

根本不可能像游戏那样固定一处,也不可能像游戏那样瞬间出现烟雾,都是慢慢喷出来的,所以一般烟雾弹使用的场景就是没有大风的时候,或者是城市街道等狭窄地区,而外界空气基本都是流动的,再怎么无风都不是固定不动的,所以一般就是多扔几个,问题就在于没人会带太多烟雾弹,基本都是手雷,只听过一组手雷或一排手雷,没有烟雾弹的。烟雾弹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标记位置,类似信号弹的作用,用于引导空中支援或者空中打击 。


———————————— 第三阶段:28-38min ————————————

②⑥这里就是展示如何开始攻坚了。 这个镜头可以看出是由窗户进入,但是这个窗户已经被轰塌了,和门差不多。由于是无碍入口,在得知里面有敌人的情况,就不需要刻意按照标准来,直接用手雷招呼。

关于如何进行突破及清理房间:

1、首先快速接近建筑,并贴紧建筑外墙,选择“进入点”。

(1)如果进入点在门口。

快速靠近建筑物,警戒位置为门的合页处,进入之前,尖兵警戒,二号位快速扔出大力手雷然后退回队内,这样手雷可以在室内尽可能的弹射而不会被敌人捡到并丢出,手雷爆炸后迅速攻坚,趁着爆炸的伤害或者冲击波让敌人失去判断力和控制力的时间果断清理。

门很容易被设下诱杀陷阱,或者被堵住。通常来说,从一扇没有被设置诱杀陷阱,或者不在敌方人员射界内的门进人,是进入一个房间的最佳路线。但如果怀疑一扇门上有诱杀陷阱,或者敌方人员可能在房间内,避开这扇门,或者采用爆破方式突人。在进入之前,或者确定是否有必要突破之前,士兵应用手或者武器的枪管摸索门框,寻找有无激发装置,同时用眼睛寻找诱杀装置。——22.04条例

(2)如果进入点是窗户。

和门口类似,尖兵警戒,二号扔雷,尽量扔到天花板上,这样也是有利于手雷尽可能弹射,避免被敌人捡到扔出去。

大多数窗口每次仅限一名士兵进人,而且通常士兵还需要用上至少一只手(来爬窗)只剩一只手拿武器。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进人的士兵极其容易受到来自房间内的火力攻击。要想通过窗口进人一间敌人占领的房间,需要采取一些干扰措施,例如投掷一枚手榴弹或者震撼弹。——22.04条例

“进入点”是房间内所有敌人的焦点,被称为“死亡漏斗”。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害,应当快速而平稳地通过并离开进入点。每增加一名成功通过并离开进入点的士兵,都能提升作战单位对房间的控制权。如果一名士兵在进入点内部或附近倒下,他应当留在原地,直到最后一人将进入点清理完毕。
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避免使用一楼的门窗。考虑使用其他可行的方法为进入行动制造突破口,包括从更高的楼层、屋顶或地下室进人。【如有需要,在士兵真正进入之前,先投掷一枚手榴弹(碎片式、震撼或眩晕手榴弹),然后清理组即刻进入】。——22.04条例

从这个镜头可以判断,应是苏制F-1防御破片手雷Граната Ф-1)绰号柠檬手榴弹。采用铸铁弹体,重600克,内装60克TNT炸药,“K”型引信,抛掷距离30至45米,有效杀伤半径约为30米。全弹结构简单,弹体内以破片衬层,采用预制槽小立方,壳体内缠绕三四层,

“撩枪”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能,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房间狭小,并不需要什么精度,以压制为目的。

②⑦这位老哥很细节,在切拐角的时候,左手不动,抓住枪身,右手肩膀不动,而是用小臂把枪给推出去。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的暴露面,防止被伏击,因为看到你枪管伸出来的一刻敌人就开火了,如果你整个人都出去了一半基本就废了。而且这样子持枪还可以快速反击。

但可惜这位老哥还是大意了,被小柠檬蒸发了。其实也不怪他们,毕竟电影削弱了125mm高爆榴弹的威力,所以黄方根本就没人死在炮击,只是轻重伤,所以白方才没有料到里面还有这么多活人,另外这位队长也确实虎了点。

②⑧这里是白方缴获的黄方的对讲机,但是根据某些大佬的指认,摩托罗拉没生产过这一款,也是国产贴牌外贸版(华强北特供),特别像堡利斯通8RS那一个版本。但是这款带彩频的也不便宜,怎么着也得三四百大洋(当然批发价会更便宜),但是比对面白方那100左右的对讲机好多了,所以才感叹一句:“对手的东西真不错”。

这样一来,第二阶段攻占黄房子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第三阶段:28- 38min

②⑨另一支白方小队直接采取爆破方式攻坚。已知敌人在屋内并且目的是杀伤优先而不是救援优先的情况下,采取爆破的形式进入建筑是最有效的方式。采取何种爆破方式就看能提供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坦克开洞。

进入砖混结构建筑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坦克发射高爆破甲弹(HEAT),打出一个缺口。

次一级的方式就是火箭筒开洞;然后就是贴C4开洞。反正不管什么方法,目的就是开洞,主要考虑的就是强度问题了。从之前的镜头能判断,这里的大多数建筑是没有钢筋的砖混建筑,因此非常适合直接上炸药爆破,这是从二战开始苏军就流行的做法了。

…突击小分队的任务是,占领并保卫前线城市建筑物。士兵先用火炮炸开建筑物外墙,投入手榴弹(然后)进入建筑物,用喷火器将地下室点燃,并用手榴弹将其炸毁。进入房间前,士兵会先投入手榴弹,随后用冲锋枪进行扫射…——来源:《伟大的卫国战争》第四集兵临城下 28:20
来源:《伟大的卫国战争》第四集兵临城下 28:20

看边缘,是砖混建筑

和上面说的攻坚差不多,先用投掷武器清理房间,然后在鱼贯而入。

③①这里有个细节,由于洞开得比较高,所以直接用枪当踏板,当然前提得是真铁,如果是那种聚合物(塑料)枪身,可能够呛,不过枪支本身在研发过程中就经过了非常多的“惨无人道”的实验,毕竟战场是非常复杂的环境,强度是能够保证的,当踏板这个功能或许也是经过测试过的。

③②交替掩护清理房间。

③③这个镜头看了很多遍都不是很清楚,应该是苏制RGD-5手雷(РГД-5),1954年开始服役,重量:310克,长度:117毫米,直径:58毫米,填充:三硝基甲苯,使用UZRGM引信,引爆时间:3.2—4秒,爆炸范围:15—20米 。

这款手雷量特别大,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军队在使用。

③④这个镜头也很细节,白方在得知前面走道有黄方士兵,所以并不急于直接进入下一个房间清扫,而是一人架枪,另一人直接扔手雷清扫

③⑤在得知黄方架住走廊,而白方无法直接前进的情况下,直接上炸药开洞是最好的突破手段,同时也是最安全的方式,通过侧翼进行突击,同时也是分割敌方防守的好方法

③⑥这里就是之前②⑦说过的一种持枪技巧,在保证身体绝大部分安全的情况下扫射的敌人。

而这一位黄方士兵就特别惨了,他下意识的移到死角处,这样的好处是如果进攻方按照训练习惯进来的话第一时间看的是左前方,这样躲在左后方的人就可以射击敌人的左右手甚至肩膀,基本可以报废了。可人家毕竟训练有素,直接一个撩枪先射死角,最后还补枪,防止复活。

直接开洞前进,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一路炸过去。

③⑦大疆的无人机,LOGO都没去掉。根据大佬只认,应该是DJI-悟2。大疆无人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那种买不起军用无人机的国家特别畅销,毕竟大疆的质量和参数还是很不错的,价格也便宜不少。事实上俄乌战争也确实买了很多大疆

黄方用无人机发现了白方的D-30火炮阵地,准备进行反击。

白方发现无人机后就要迅速进行转移,这里很明显能看出白方之间的通讯以及判断力都是有水平的,还是那句话,保住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 这就和之前黄方的迫击炮阵地想区别了。

③⑧白方立即启用干扰器干扰对方无人机。

③⑨因为火炮是需要校准射击的,所以白方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赶紧将火炮拉走。

但现在电子计算已经越来越精准了,再加上智能炮弹,几乎不会给你反应时间。而且平时架设也比较麻烦,很难立即投入战斗,所以现在有钱有科技的国家(指中美)已经开始逐步放弃这种牵引式火炮,转而大力发展车载火炮,我国的车载火炮目前是种类最丰富的。这种车载榴弹炮俗称“卡车炮”,原因就是用军卡直接拉的,跑得快,和那种履带式自行火炮有一定区别。

比如我国的:

09式122毫米车载榴弹炮

最新款的SH-11/SH-15155mm车载榴弹炮

法国“凯撒”155mm车载榴弹炮

④①黄方炮兵阵地这里出现的是苏制 2A65式152毫米榴弹炮,1986年正式服役,152mm54倍口径,战斗全重为7吨,高低射界-3.5°~+70°,最大射程24,700米。在炮口部位,设计有双室炮口制退器,搭配半自动楔式炮闩、弹簧冲压系统、液压反冲装置和液冷后坐力制动器来实现缓冲发射大口径炮弹时带来的巨大后坐力。

在炮架前部,还保留了苏联传统的装甲防盾,这个防盾一直向后延伸到车轮上方,能起到对炮班组成员的前方和侧面保护作用,防止来袭炮弹产生的大量炮弹碎片伤害。在炮架的左侧,是一套由双速齿弧形高低机和双速螺杆式方向机组成的调节机构,基本上延续了苏联的传统火炮设计布局,因此在操作方面并不是很复杂。

另外为了方便瞄准左侧也分别设计有直接瞄准具和间接瞄准具,其中光学直接瞄准装置上有高角装定器和方向修正量装定器,与方向机、高低机配合对目标实施瞄准。一般情况下是使用6x6卡车或MT-LB履带车辆上进行机动,其公路牵引速度最大可以达到80 km / h,而越野牵引速度一般为20 km / h。

④④因为刚发射完的炮弹壳非常烫,烫到手套都很难隔热,所以直接用推弹杆挑走。

ЗОФ-45式杀伤爆破弹 全重34.6kg

筒装药包再次出现

1

2

④⑤这里有个更小的细节(1,2图),推弹杆是偏上推得,就是为了避免直接接触到底火,虽说底火没那么容易击发,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嘛,谁知道会有什么意外,155mm炸弹炸膛了那可不是小事,这附近的炮手都得报销,不然也残了。

④⑥这里这段话算是影片主旨之一了,后面还有很多类似的镜头,所表达的内涵就是黄白双方本质上就是同源的,后来才分家,虽然分家了,但毕竟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就如同自相残杀一般。

由于反应快速,白方炮兵基本没收到太大的损伤,只损失了1名炮兵(其实也是剧情杀)

而黄方指挥部也发觉了白方的目的是攻占九层大楼,因此把所有士兵都派往附近进行防守。但是这个消息被捡到黄方对讲机的白方所察觉,白方也把所有部队都调到了前面,也是从这里开始,胶粘的烈度就变大了,双方最终也都全军覆没。


接:第三篇//movie.douban.com/review/14837332/

 4 ) 看不见希望的现实才是真正的地狱

此片带给我的只有震撼。无论是残酷的CQB巷战,士兵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争夺,厮杀;还是炮火覆盖时榴弹炮、迫击炮的怒吼,飞扬的泥土和步兵的残肢断臂…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从一开始字幕中电影工作人员名字上套的方框就让人想到,这一切正在8000多公里外的乌克兰的平原、村庄和城市里上演!

此片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不仅白方的人物塑造非常到位,胖胖的机枪手、D30炮兵部队的大胡子卡车兵还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三个小队长之一的威斯克(当他运用娴熟的技巧和经验,在一次次的CQB近战肉搏中都能击倒对手,但终究在最后的大楼里倒下了的时刻,我体会到了强烈的无助感和绝望),片中对于黄方(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都知道那代表着乌军)个体士兵的描写也非常到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代号“科学”的迫击炮指挥官,他死战不退的勇气同样令人敬佩。这在战争仍在继续的情况下真实反映出来尤为难得。

请忽略机翻字幕,个人认为应该是“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之类的

片子的节奏把握也很好,特别是指挥官的画外解说,让观众对于这场局部的战役有了更好的了解,在肾上腺素飙升的枪战场面过后能冷静下来,复盘一下,而不只是看个热闹。同样,慢镜头的运用效果也非常好,特别是那一段白方士兵肩上扛着一个负伤的战友,又拖着另一个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却不肯放手的场景,非常令人动容!

震撼度不亚于美军硫磺岛插旗的名场面

道具无论是轻武器、场景、t72坦克和bmp1战车、迫击炮和火箭弹,还是无人机(看到上面赫然dji的logo五味杂陈),还原度写实度都非常高(非专业军迷的角度)。

这部片子的反战性是很明显的。当“大黄蜂”最终完成了目标,达成了这一个半小时观众们深刻体会到的如地狱般的战场之后,没有感到欣慰,没有感到激动,有的只是怅然若失和空虚。我想导演要传达的也是这种感觉。这么多人命的逝去,最后对于战局来说却是无关紧要!最后一幕,两边都又补充了一批新兵,就像一个弹夹用光了换一个那样。但我不禁想,那些人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爸爸?!

联想到最近的部分动员,非常残酷

这场战争已持续了大半年,近期又有炸桥等事,冤冤相报何时了?看不到尽头真让人绝望。双方只能是把一批批鲜活的生命投入这地狱,让火越烧越旺!

 5 ) 逐帧解析地【地狱尖兵】(4)45min-1h

接://movie.douban.com/review/14837332/


————————————————第五阶段———————————————

45min时,白方成功拿下2号楼,作为指挥的“布列翁”小队也加入了争夺3号楼的战局

⑥③白方也叫来了自己的120mm迫击炮支援前线,也是2Б 11式 120mm迫击炮,第一篇里有介绍过,就不多说了。

⑥④出现了,炮兵方向盘,一般带有单筒望远镜及若干个可以调整的旋钮,旋钮上设有刻度,整个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操作这种仪器的炮兵通过单筒望远镜进行观察,将观察到的信息报告给正在计算射击诸元的队友。

黄方队长暴风雪的星条旗面罩

⑥⑤白方的进攻远比黄方想得要快,同时他们也确定了白方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因此紧急调来了两辆BMP-2和十余名士兵部署在市场区域。但是前面我们知道,白方缴获了黄方一部对讲机,因此这一波支援的位置被白方掌握了,所以赶紧叫120mm迫击炮欢迎欢迎新朋友。

绑扎法,可以看到一个个绑炮弹浪费太多时间

⑥⑥黄方指挥部为了防止白方迅速靠近3号楼,立即叫还没死完仍保留一定战斗力的120迫击炮阵地实施炮击。

⑥⑦这里有个小细节,用的是拉发。大口径迫击炮,由于第一发射击时,炮管还是冷的,而大口径炮弹释放的能量巨大,有可能会炸膛(当然不可能像图中黄方士兵那样还挤在附近),再加上由于刚部署,你不清楚这个炮架得稳不稳,所以需要第一发试试水。毕竟上一次刚被白方的炮弹洗过一遍,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还是拉发保险点。

2B11是有拉发的功能,这种拉发才正经。

2B11迫击炮演示://www.bilibili.com/video/BV18R4y1u7Tr/?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9bf02e14018e 42626b8bb550380775b7

⑥⑧白方被黄方的120迫击炮封锁了前进的道路,队长立即报告指挥部,而指挥部也快速让撤退回去的122炮又回去压制黄方的迫击炮阵地,摧毁了一个射击阵地,但这里黄方迫击炮阵地的队长“科学”觉得奇怪了,马上质问了指挥部为什么对面的122炮还在?因为指挥部为了让他们压制前线,并没有把他们没有消灭敌人的事告诉给“科学”,所以科学才不做防范,在原地等着,最后挨炮。

⑥⑨黄方部署在市场的援兵也因为情报泄露被白方的120迫击炮炸了个正着,损失惨重,这一段有点血腥我就不上图了。

白方的迫击炮刚架设好,也是采用拉发

120拉发装置细节

明示

字幕是错的,看图就行

接下来就是一段炮战了

⑦①这里出现了新武器,为白方的苏制BM-27“飓风(Ураган)”220毫米自行火箭炮,于1975年正式服役,口径220mm, 火箭弹重280公斤,齐射时间20秒,最大射程34000米,战斗全重22.7吨 。共16个发射管,分三层排列,上层为4管,下面两层各6管,发射车采用”吉尔-135”(8*8)卡车底盘 。 配用弹种有榴弹、布雷弹、化学弹和子母弹 ,电影里面为了达到面杀伤,所以采用的是子母弹

电影里说是BM-30,很明显不是嗷,因为这两个是不一样口径的,具体为什么要这样“指鹿为马”,之前已经说过了,就不赘述了。

俄乌战争中俄军确实出动了这一型号的火箭炮。

来源:http://tv.cctv.com/2022/06/23/VIDEuDXzlp8AG7wQZSRstnsL220623.shtml

来源:http://tv.cctv.com/2022/06/23/VIDEuDXzlp8AG7wQZSRstnsL220623.shtml

BM-27火箭炮我国也有引进仿制,为PHL-03自行火箭炮,于2004年正式服役。该火箭炮系统采用了“万山”WS-2400型8X8越野底盘,公路行驶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在高原地区使用有很好的适应能力。每辆车携带12枚火箭弹,总共可以发射24枚火箭弹,根据作战需要配备多种类型战斗部,包括杀伤爆破弹、子母弹、末敏弹和云爆弹等。到达作战位置后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进入战争状态,得到目标指标后只需要数十秒就能完成齐射, 在侦察单元的配合下可以做对180公里范围内目标发现即摧毁。

//www.bilibili.com/video/BV1DA411D7Hs/?spm_id_from=333.851.b_7265636f6d6d656e64.1&vd_source=9bf02e14018e42626b8bb550380775b7

03式吊装火箭弹

03式火箭弹自动装填机

//www.bilibili.com/video/BV1DA411D7Hs/?spm_id_from=333.851.b_7265636f6d6d656e64.1&vd_source=9bf02e14018e42626b8bb550380775b7

目前世界上火箭炮哪家强,还得是中国,因为惨痛的历史教训让军队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怎么解决?那就是靠炸,各种炸,更别说一炸炸一片,一炸炸个爽的火箭炮,成为蓝星头一号大炸b,你能在这里找到各种型号的火箭炮,

比如号称世界游击队三大神器之一的63式107mm火箭炮。你能在中东和非洲任何一个小军阀的手里就能找到它,一轮齐射仅需要7000美元(有待考证),反政府军的利器。。

这款火箭炮为纯步兵量身打造,颇具人性化。除了轻之外,还能够快速地分解和结合,橡胶轮胎、瞄准镜、方向轮等每一个部件都可以拆卸,拆开之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会超过30公斤,而且便于人背着走,方便抬头、跨步,防止扭腰,非常人性化,简直是游击战必备利器。

还有仅供出口,堪称中小国家护国神器的“卫士”-2D, 直径达到425毫米,最远射程超过了480km,超过了很多导弹,倒不如说,就是为了那些没有导弹的国家量身打造的。

配用的弹药运载车上装有自动装填系统,一次齐射完成后可迅速再装填。仅仅一个作战单元,瞬间就可以摧毁一座小型城市。可以说,火力、射程、机动性堪称完美。一经问世就得到了众多国家的青睐,也被世界军事公认为火箭炮的王者。

目前我国最新的一款是PHL-191远程火箭炮 ,模块化设计,口径取决于你想放置的发射管,炮弹也分火箭弹和制导火箭弹最远射程能达到480km,完全能够应对海峡的宽度。

可以看到是子母弹,但具体型号就真看不出来了,可能是9MRK73,因为这个型号是220mm的,弹体内部包含30个弹包,每个弹包有超过300枚反人员钢珠。

俄乌战争中,俄军是使用过一种型号为9M55K5的子母弹,打击面积大约为67平方米。

俄军攻击尼古拉耶夫州所使用的子母弹的母弹

目前是所有加入战局的炮兵阵地示意图

白方的BM-27火箭炮对黄方的152mm炮兵阵地造成了很大杀伤,但仍剩下一定的战斗人员,因此迅速恢复了作战,依然成功阻滞了白方突击小队的进攻。此时剩余时间正好1小时。

 6 ) 观影片段记录

我知道我们会下地狱,但在地狱我们会更强大。 军事演练纪录片。 1.一个人死了,活着的人从他身上拿走弹夹。 2.战争无常。前一秒,黄方战士因为炸弹震掉了耶稣像,捡起来重新摆正并祷告,后一秒就被击杀。 3.白方战士占领上一个位置后,做了和刚死去的黄方一样的应为。 4.在楼里战斗,用炸墙的战斗策略。 5.战斗更是信息的战斗。黄方收到了美方关于白方阵地信息。 6每个人身后有个钩子,一个人背着伤员并勾着另一个伤员拖着转移。 7.迫击炮阵地指挥官重伤并牺牲:“我没事,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刻,为了让炮再响起来。” 8.大炮阵地转移过程中受到攻击,开车的大胡子高兴地和副驾驶位说:他们没打到我们。一回头发现副驾驶位战士被流弹打中牺牲了。在之后的战斗中,大胡子一直和牺牲的人说话。 最后任务完成,指挥说:我会待着装备和人一起回去。

牺牲的战士被安置在大炮的横椽上。

9.装成敌方混进去了。

安排了人在入口处喝水,白方正喝着水,听到黄方已经发现混入后,立即扔掉水瓶击杀了敌人。

10.黄方自杀式进攻,死死扣住白方士兵,旁边的两个白方士兵将护送指示仪箱子的士兵紧紧围住。

11.“控制” 就是杀死。

12.工兵真的牛。在楼道狙击战中,工兵找到楼上敌方所在大致位置,在对应下层地板安装炸蛋。

13.两个重机枪手的对决。白方骂到:你个缩头乌龟,想引诱对方出现,黄方聪明地声东击西,白方中弹,黄方骂着你这个缩头乌龟去查看对方是否死亡,白方手握手榴弹,两人同归于尽。

14.队长中弹,侦察兵很关心也有点儿手足无措地问他怎么样,队长一边包扎一边提醒:警戒。

包扎后强撑着站起来,守在门口,告诉侦察兵他没事。后大出血死亡。

 短评

年度战争电影

5分钟前
  • 小朋友不说话
  • 力荐

重要看点:1.战术过硬:步炮、步坦、空地协同,炮火层次,无人机反炮反坦,巷战CQB;2.战争残酷:人是消耗品,发挥作用—暴露—被干掉是常态;3.政治悲剧:敌对双方,面对同一幅圣像,做出相同的举动。

9分钟前
  • 地瓜
  • 推荐

导演都在9月20日阵亡了...

13分钟前
  • 帕米尔
  • 推荐

仓鼠!豚鼠!你个白痴,是花栗鼠!(它明明是只龙猫)

18分钟前
  • 读书的屠狗辈
  • 力荐

制作看得出是下了本了。但很多表现形式很奇怪,这算是主旋律商业片还是俄罗斯军教片?

21分钟前
  • Reise, Reise
  • 还行

真实到像是实战纪录片。电影讲的是“白军”进攻,“黄军”驻守,争夺几栋建筑的故事。没有铺垫,开场就打;没有主要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跑龙套”的,因为战争带来的死亡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没有个人英雄主义,谁都可能战死,没有刀枪不入的战神;没有情绪升华,节奏很快,没有为任何一个战士的死亡减慢节奏,这个死了,其他人继续冲;没有多余的台词,战斗打起来,没有时间给弥留的战士说遗言。看完就能理解为什么战争是机器,是磨盘。几栋楼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何况一城一国。而且,今日之事明日再来,所有的死亡显得毫无意义。很真实的巷战,只不过武器配置并不太先进,所以胜利是靠人堆出来的。

22分钟前
  • 蒙奇D
  • 推荐

今年最好的电影

26分钟前
  • 如你所愿
  • 力荐

从头打到尾,没有废话,没有女主角。炮兵、坦克在后面的支援也是一物降一物。可惜空中力量有些差劲,无人机还是DJI。#20221030

31分钟前
  • huyouyou
  • 力荐

这个不给五星那真是瞎了眼了,瓦格纳对亚速营,简直就是教学片

32分钟前
  • 西血鬼
  • 力荐

有人拍战争片反战,有人拍战争片耍酷,有人拍战争片赚钱,这个战争片教打仗

33分钟前
  • 憨书生
  • 力荐

纯粹拍给军迷的“礼物”(声明不支持战争),没有一丝废话,全片只有战术和战斗,很爽。这是今年最好的战争电影,不得不说,硬核还得看毛子。还得吐槽下毛子的信息化也太低了,无非一次引导任务罢了,还得用最精锐的准特种部队去强推,士兵人命不值钱是吧,离谱。放在我军,固定翼无人机、“北斗”系统直接就上了。毛子还是缺钱啊。最后致敬这一支瓦格纳雇佣兵,电影中了了几个镜头,却是他们真实的死亡,这场战斗现实中俄军打的十分优秀,他们没有愧对祖国,相信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

38分钟前
  • 骑狗去你家
  • 力荐

说人家是教学片不是电影的,注意40分钟两个对立的士兵先后摆正同一幅天主像的细节,这不比那些反战意识形态电影里逼逼赖赖的说教和残酷镜头扎心一万倍?

40分钟前
  • MADAO
  • 推荐

为了毁灭一个炮,双方痛苦死伤50人以上,造这个炮才用多少人

44分钟前
  • 托腮
  • 还行

damtoys素材来了,卖爆

47分钟前
  • 真的好严格™
  • 力荐

依然硬核

52分钟前
  • raku
  • 力荐

作为从部队出来的人,我觉得,俄罗斯人定义了另一种战争片,和美国人那种反战说教的完全不一样的战争美学。不论是战术,装备,和士兵的刻画,我觉得无与伦比。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专业!!(中国军事电影能否能认真学习一下呢,而不是没事谈个恋爱。或是把敌人刻画的跟笨猪一样…)

54分钟前
  • 一曲镇魂歌
  • 力荐

剪辑比较乱,战争很残酷,如果看个战争场面可以一看比其他电影真实不做作。

56分钟前
  • 海边的曼彻斯特
  • 还行

军迷的盛宴,巷战的教科书!解说展示作战体系和部署,充分体现步坦炮协同推进,建筑物的进攻与防御,无人机侦察与反炮兵作战的战术细节。真实还原血肉横飞的残酷战场,没有丑化敌人也值得尊敬,与国内一众神剧相比高下立判!但说实话,瓦格纳要是真有电影里2个小时打下4栋楼的巷战能力,至于开战8个月缓慢推进至今未拿下重镇巴赫穆特吗?

60分钟前
  • 女武神的骑行
  • 力荐

一部史诗级震撼体验但让人看后高兴不起来且无比沉重的电影。双方都勇猛刚毅,黄队机枪手军衔迫击炮的科学,暴风雪小队,白队威斯克 树妖 和一拖二的场面都给人深刻印象,电影中敌我双方都正面立体,并没有刻意丑化一方,给予了双方足够的尊严和各自忠于职守的形象,战场无政治,更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有的只是服从命令和拼尽全力以及钢铁的冰冷与残酷。这应该是一部无限接近目前真实俄乌惨烈战争状况的电影。昨天和明天我们上班时,电影中的惨烈战争场面就正在几千公里外的俄乌之间重复循环。军事专业化的东西我不太懂,但已经有很内行的评述参考了。

1小时前
  • 豆友144185429A
  • 力荐

不谈政治,不谈立场,只是两股力量的暴力对轰,平铺直叙的讲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任务,战术安排,装备和战斗细节,吊打目前主流的美式战争片。有一幕很有趣,上帝画像掉下来了,双方都把它捡起来放好做了阿门,然后互相厮杀。

1小时前
  • 落日如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