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生活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2016

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比尔·帕特森,茜安·克利福德,本·奥德里基,奥利维娅·科尔曼,布伦特·吉尔曼,休·斯金纳,休·丹尼斯,凯文·麦克纳利,乔丹·朗

导演:哈利·布拉德比尔,蒂姆·柯比

 剧照

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2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3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4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5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6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3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4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5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6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7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8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9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6:12

详细剧情

  本剧主人公是一个绰号为“Fleabag”的单身女子(菲比·沃勒-布里奇 Phoebe Waller-Bridge 饰),故事围绕着Fleabag的伦敦生活展开。  她原本和最好的朋友Boo合伙在伦敦经营着一家咖啡厅,然而她的生活因好朋友的意外去世而发生变化。Fleabag的伦敦生活非常不如人意:和姐姐Claire(茜安·克利福德 Sian Clifford 饰)的关系疏远;爸爸选择和继母生活而忽视女儿;男朋友又一次提出分手;最让她难受的是,现在的生活看似早已恢复正常,但是昔日好朋友的身影时常闪现。往日和如今的场景相互交叠,暗涌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口,Fleabag伦敦生活的走向会是如何……

 长篇影评

 1 ) 谁没把眼影哭花神情恍惚地走在凌晨天亮的大街上?

中文译作“伦敦生活”还是不够精准的。“脱线人生”勉强还搭。fleabag英文意思是邋遢的人,肮脏的动物,或者廉价旅馆。联想剧情,好似“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般的女主,尚未脱线,崩溃的边缘出现一道光。于是无比期待第二季赶紧出啊。


谁没把眼影哭花神情恍惚地走在凌晨天亮的大街上?

看豆瓣评论,很多人表示不明白为什么分数如此高,为什么女主这么渣还能招来这么多观众怜爱。很简单,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找到了共鸣。如果你从出生到现在一路顺风顺水没遇到什么家庭变故情路坎坷,那么你的观后共情度一定不高。再进一步剖析就是女主代表了一部分在大都市打拼的独身女性,她们跟家人没什么情感沟通,身边也许有一两个朋友,大部分时间独身一人,很难维系一段长期恋情,有炮友,自以为能够把性与爱拆分清楚干净,而面对炮友离去依然掩饰不了内心的失落。她们常常微笑,用这一积极正面的行为来遮掩内心的孤独不安。其他类型情感的缺失让友情显得弥足珍贵。于是当友情也崩塌的时候,她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与混乱。



除了友情尚没有全线崩塌,剧中的其他部分我几乎都经历过,这恐怕也是为何我感慨颇深的原因。你没有办法跟继母和平相处,也没有办法跟父亲自然沟通,你害怕孤独却又毫不犹豫地分手,你喜欢一个人却又没有办法跟他正常交流。

总之看到最后一集剧末我哭得稀里哗啦。这是一部堪称跟另一部著名致郁剧Bojack Horseman相媲美的英剧,Bojack是中年过气抑郁男明星的男性危机视角,这个我们可以日后再做讨论。在我抑郁沮丧的这几个月里,这两部致郁剧都起到了以毒攻毒的治疗作用。偶尔哭一哭,神清气爽。


Fleabag编剧即女主扮演者Phoebe Waller Bridge,现年31岁,除了刚刚播完的这部Fleabag,她编剧主演的另一部剧Crashing也已经在BBC播完。



Crashing我也看完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颓丧气质浓郁的Fleabag。但这两部剧对英国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价值观的洞悉观察都相当犀利,一刀见血。以下截图来自Crashing,中文译成“情迷意乱”。

这段即兴弹唱的戏码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玩啊~

酒吧里画起来,就是这么直爽。

在剧中演骚浪贱的是个帅小哥,还是个双。

弯的时候也挺帅的呢。

Phoebe大姐还在去年的英产小成本电影《MAN UP》里面客串了一个女主闺蜜的角色。

慨叹我国电视剧产业,即使有年轻编剧写出如此贴合年轻人世界的剧本,恐怕也没人敢拍,即使拍了恐怕也没有电视台敢播。再看目前网剧内容,除了一味炒作鲜肉同性剧情,还有啥可圈可点的?

这段不能再真诚了。喜欢不做作直接撕开人性的简单粗暴,这才是台词的魅力。

我希望能把当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真实地写下来。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想买房子买车,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受制于逼婚的父母,也不是所有年轻人以约炮和孤独为耻。而且我相信这类年轻人正在慢慢形成一股力量,让正在全面吸收信息的更年轻的一代人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cool——不随大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探索真理的冒险精神。

问题是,我敢写,你敢拍吗?

 2 )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混乱的私生活,自私,脱口而出的黄腔,不分场合的让人尴尬,不停的约炮,女主刚出场的时候我觉得她好像是个神经病,太能作了。
    她也处理不好和家人的关系,父亲丧偶续弦,继母不喜欢她,每次见面都要撕逼,说话冲的她毫无还击之力。姐姐也是不得不参加父亲强制给她们安排的活动才能和她一起说说话,甚至谈不上沟通,作为成功人士嫌弃咖啡馆快被经营破产清算的妹妹也是情理之中。私生活混乱,不停的约,又和男朋友分分合合,女主总在怀念自己的闺蜜Boo。
    每次Boo出场的时候我都觉得好温馨,Boo是唯一懂她的人,会分享心事,一起喝酒,甚至穿上她的衣服帮自己排解情绪,简直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然而一次和闺蜜男友的约炮,女主彻底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于是女主走不出来了,开始浑浑噩噩的过人生,像一只刺猬,她和所有的人保持距离,自欺欺人的说你看我过的还挺好,其实过的一团糟。
    直到和姐姐去参加父亲帮忙报名的冥想活动,女主第一次打开自己的心,拉近了和姐姐的距离,也和贷款男吐露了几句真心话。很讽刺的是平时自由懒散惯了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冥想这种需要保持沉默的时刻她终于拉开了封在嘴上的拉链。
    冥想这集让我觉得蛮震撼的对比,社会总教烦恼的女人们闭嘴(冥想),而教烦恼的男人们发泄(bitch,sluts旁边的活动小组没少喊),让我觉得这剧挺女权的。
    女主其实很希望每个人都过的好,不然不会在父亲面前假装和继母亲热, 每一句话里藏刀都默默承受,也不会和姐姐推心置腹,劝说她放下身边的纷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去芬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你的老公是个狗屎,继子只是一块恶心的绊脚石。
    然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亲人的不信任,姐夫的一句污蔑使姐姐对女主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错,女主曾经做错了事,但她这次没有。这种不信任的挫败感差点要了命。还好片尾很温馨,她又遇见敞开心扉交流过的贷款男,第一集他骂了她婊子,第四集他们在活动中相遇,变成两个尝试沟通的陌生人,片尾贷款男又给女主一次拯救自己的机会。这次她说出了所有的心里话,真的太他妈孤独了,孤独到整个人生只剩下肉体,所以女主才会一直约,一直离不开男人,像得了性瘾,因为只剩下身体的快感支撑她啊,只有高潮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活着,她才能意识到自己是个鲜活的人,啊,我还活着。
    好在能拯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女主拿到了贷款,好好经营这家和闺蜜一起打造的咖啡馆,履行说好的不论怎么样都不要放弃咖啡馆约定,这是一次救赎。人都要学着翻篇。
    这是我看过的最压抑的喜剧,边哭边笑,基调好悲伤,因为太真实,没有比这更孤独的观影体验了。这剧有毒。

 3 ) 自己才是一只庞大的怪兽

女主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作”,而我们因为或多或少拥有这种“作”的品质而感同身受。所谓“作”,是你知道这件事做了之后的结局,但你却挡不住自己去做,而结果是无可避免的悔恨。时时刻刻扎在心上的刺,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庞大的怪兽造成的。痛苦却无法去埋怨,只能陷入更糟或等待救赎。

为什么我们知道什么是美好,却往往无法维系这种美好。就像女主深知自己最好朋友在生活中的地位,却无法克制自己做了伤害朋友的事情。朋友的死亡是意外还是自杀,已经不需要讨论,随时随地的幻想中,是一件不可逆的事情。无论时间流逝,怎样推动我们向前走,这样“作”的结果在心里打了一个结,如果你摸到这个结,就会一阵抽搐。

对自己的了解,总是欠缺一角,心存侥幸。无法驾驭自己这个怪兽,其实是一种借口,无非是按捺不住欲望的挣扎,任其肆无忌惮。到底是哪里不满足?才失去了控制力,让一切倾斜?是情感吗?是不安吗?是孤独吗?就像女主,母亲去世,父亲和教母再婚,姐姐有钱与自己强烈的反差。这些有点糟,但没有非常糟,女主孤身一人,她用心底的自卑来冷眼旁观身边所有有缺点的亲密的人,然后用言语和行为带给他们和自己巨大的伤害,她只有这样才能龟缩在自己心底的角落。

也曾经有一些温暖的时刻的,和陌生人在美丽的夕阳下吸烟,没有伤人的言语,安静了,也撕下了保护的面具,只有一句话“想哭”,最真实的表达。第五集停留在和姐姐的和解,向我们展示了,如果猛然间迎接美好,没有做好准备的话,只会跌得粉碎。每个人都是天使与魔鬼的交织体,就像女主一样,痛苦到不可自拔,也没有勇气就这样放弃生命,因为不知道是不是在下一个时刻,人生会亮起一个火花。

没有习惯驯服自己这个怪兽之前,任何亲密关系都有着危险的前景。时刻告诉自己没有想象得那么聪明,没有那么不堪,也没有那么与众不同。世界可能会豁然开朗一些。何时放下了“作”,真正接纳自己,就不再是这样故作喜剧的悲剧了。

 4 ) 愧疚是爱过你最无用的证明

开年至今,还是看了一些喜欢的电影和剧集,六个小时的《灿烂人生》补了两遍,六集的《罪夜之奔》一口气刷完,重新提笔起来,却是这部《伦敦生活》。剧集英文原名是“Fleabag”,直译为邋遢的人、肮脏的动物、廉价的旅馆——无外乎一言难尽的苟且。
 
剧集围绕着一个伦敦悲剧妹子Fleabag的生活展开,编剧也就是女主,给戏中的自己取了”Fleabag”的名字,解释如上。故事讲述了她和她身边人的,一些小事。姐姐被渣男姐夫离间,亲爹被刻薄后妈夺走,Fleabag自己呢,放弃男友爱炮友,可惜炮友不如狗,好不容易和闺蜜开个咖啡店,闺蜜还,死了,至于咖啡店嘛,常客是一个什么都不点只给手机电脑Ipad充电的南亚男子。人生一句话形容是:酷了一阵子,丧了一辈子。

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伦敦生活》黄暴又有智慧的台词,让人观剧兴致始终高涨。Fleabag的后妈大概是我见过写得最贱的人物,她和Fleabag的每一句对话,都让人想拿小本子记下来,但我特么笑得最会心的时候,是Fleabag的咖啡店生意难得开张,蹩脚三明治贵的离谱的随口价,只要耸肩说一句”London”,就宾主尽欢——再有家乡的父老问起我北京的房价,我就耸耸肩,送他两个字”Beijing“。
 
《伦敦生活》比台词更棒的是结构,第五集还是常规惊艳,最后一集迅速上升到文学高度,絮絮叨叨的埋伏线引爆得异常突然决绝:哦,原来是这样;唉,就是这样。角色打破第四面墙,透过屏幕和观众对话的手段并不新鲜,但难得的是这部剧里,这种形式上的见离感和剧情完美统一,最后一集的Fleabag忘了自嘲也卸下伪装,角色在观众面前最后的体面也荡然无存,当陌生人给予的谅解带来莫名温暖时,旁观者只能怅然若失说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唉,可怜之处。

经历一场爆笑开头、唏嘘结尾的观剧之后,翻了翻评论,朋友们大多都在感叹“孤独”:片中那句“我每分每秒都想哭”(I just wantto cry all the time)被抄来抄去赞来赞去的。他人未哭,自泪两行。

不是说不对,但话说回来,讲什么不是讲孤独呢?孤帆渡海的孙悟空是孤独、纵身瀑布的沙威是孤独,卡森.麦卡勒斯更是把一个小镇人的脑门上都贴上孤独。但凡写出点人味儿的作品,古今中外莫不孤独。廖老师早就指明方向:理解多难啊!谁能真正理解谁啊?甭说外人,自己看自己,有时都陌生。孤独是人生的本质,所以活到这个年纪,已然心知肚明,又还没万念俱灰,为赋新词嫌太老,识尽滋味嫌太早,多说无益。

我更多感慨的,是片中Fleabag和父亲、姐姐的关系,以及随之而来每个人暗自掩藏的悔恨与愧疚。有场戏是父亲追出来安慰Fleabag,有那么一刹那看到了温情与爱意,可下一秒继母远远走来,又让一切回到本来自然又难堪的样子。我想起一位朋友跟我说过的话:年轻时候和父母也总是吵,明明知道于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情,顺遂是最好的孝义,可还是吵,电话里声音比谁都大,放下的下一秒就后悔得想哭,因为心里知道有朝一日父母真的离世,此时的每一次伤害,都会成为日后无法原谅自己的证据。

所以说,哪有什么“难得糊涂”呢?我们做任何选择时,何尝不知道代价与取舍。又哪有一个决定能让所有人满意?剧中写得尤其微妙生动,Fleabag自己、父亲、姐姐、炮友、浅识的路人,最心底因为欲念驱使的利己行为,必定以他人的牺牲作为代价,与旁人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至亲至爱,愧疚已是我珍惜过、在乎过,爱过你们,最无用的证明。

不忍剧透,旁支开说些有的没的,最后说点高兴的。
如果能用什么鸡汤来总结这部剧集的话,那就是那句著名的:“假如生活今天欺骗了你,没关系,明天还一样”,或者“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不要紧,他一定早就为你关好了窗”。早点认识到这些鸡汤的好处,不是垂头丧气啊,不是认命颓唐啊,而是教会我们要更加懂得珍惜欢乐,为什么要珍惜欢乐呢?因为欢乐,是浮出海面的那些孤岛。

 5 ) 我觉得,这喜剧的泪点确实有点多了

女主渴望性交,但并不那么渴望做爱

女主上了最好的朋友的男友,一直在内疚,一直在回忆和好友的点点滴滴;一直都是飞去留言信箱的好友的声音挥之不去;一直在闪回脱裤子的情景

一切一切都挥之不去

和姐姐斗嘴,和继母扯破脸

姐姐为妹妹偷雕像,这个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真是太感人了

但是一切都是稍纵即逝

姐姐不再相信妹妹了

女主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但还是等到了阳光

就像当时和他在阳光下,坐在原木上抽烟一样

平静地,平静地

女主自己确实是一个彻底的混蛋

她对前男友实在是太过了,以为对方会像一只小狗一样每次都跑回来她的身边

她错了

尽管女主一直很桑心,其实她也是在意这一切的,但我还是支持前男友的离开

我以为这部剧评分不会有这么高,因为很多人肯定会对女主的私生活评头论足,尤其是她上了好友的男朋友的这一点

但是大家都给出了好评,我相信这确实说明了一些东西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是混蛋,都对自己很不满,这方面,那方面

无从改善自身,怠惰,得过且过,纵欲,纠结,多情,敏感,脆弱

依旧任由自己沉沦

即使知道自己这样是错的

还是止不住这样做

不停地逃避

用性逃避,用爱逃避,用食物逃避,用睡觉逃避,用衣妆逃避,用游戏逃避,用书籍逃避,用音乐逃避,用电影逃避,用交际逃避,用旅行逃避……

我们什么都逃不掉

还是要继续生活

继续面对该面对的

做该做的

或者说是,必须做的

(生而为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降生在这个时代,体验人类能够体验的喜怒哀乐痛苦纠结大彻大悟,也是颇有趣的呢

 6 ) 去他妈的伦敦生活

     我一个人在伦敦经营着一家咖啡馆。
     但我过得并不好。
     我有一个很帅的炮友。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居然能和一个这么帅的男人约炮,虽然他爆我的菊,还不停地说我的胸小,不过我不介意。我甚至让他假扮成我男友去我继母家,我继母不断夸他帅,让我很自豪,虽然有点恶心。我们最后一次上床,是在去我继母的展览之前,第二天他告诉我他第一次有了不安感,他从来没有对一个女人有这样的感觉。我以为这是好事,结果他在展览后甩了我,他说因为我他认清了他对另外一个大胸女人的感情,他想结束这段关系,跟那个女人好好在一起。我还祝福了他,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只猪。
      我还有一个很好的男朋友。他叫Harry,我们分分合合,每次我们分手的时候,他就会把我家一起大扫除一遍,然后收拾自己的东西离开,不过他每次他都会留下一件东西,这样好有借口回来拿,或者我大晚上假装喝醉酒去他家门口哭,然后我们就会和好。因为他有分手大扫除的习惯,所以当我觉得自己家需要清洁的时候就计划一次分手,很管用。我们最后两次分手,一次是因为我看着奥巴马的演讲自慰;另外一次是他让我不要自慰了,可是我做不到,所以我们分手了。我以为他会跟以前一样,留下自己东西,他确实留下了,但后来他让我扔了,因为他有了新的女朋友,我们不可能了。我并不伤心,可是,也还是有点失落,就像,一直握在手里的沙子,其实早就流走了。我只是有点失落。
      我有一个不称职的爸爸,他自打和我们教母结婚之后就没再理过我们。他们在法国买了一套别墅,却告诉我他没钱,在知道我没钱交房租的时候。或许为了和继母相安无事地相处,所以他明明看到我继母打了我一巴掌,也当做没看到。无论什么时候,他从来没有维护过我,都没有。我问过他,想过我的妈吗?他反问我,你想过你的朋友吗,我说我一直在想,他说他也是。所以他或许不称职,但我想和他和解,如果没有我继母的话。
我有一个关系不亲密的姐姐。她属于学历高工作好穿巴宝莉大衣的那一群人,她是一个严肃的人,而我是个女屌丝,我们想的不一样。有时候我会取笑她,偷她的东西,她会抓狂,但拿我没办法,这是我们姐妹间的独特相处方式。我在继母家里偷了个雕塑,想让我姐夫卖掉,我们分成,但姐夫把它给了我姐,我姐知道是我偷的,所以让我放回去。我放回去之后,我姐又偷拿了回来,因为她和我一样,看不惯继母那副咄咄逼人的嘴脸,她想保护我,我们第一次变得比较亲近。我告诉她,姐夫亲了我。要她离开姐夫,然后去芬兰工作,这样对她最好,她本来答应我了,可是并没有做到,最终还是和姐夫那个傻逼和好了,升职加薪的机会也放弃了。我姐不是不信我,她只是选择自欺欺人。而我,是不是也在自欺欺人?
      我有一个超级无敌好的闺蜜。但因为我睡了她男友,所以她自杀了。她本来是想让自己被自行车撞到,出点意外受点伤来挽回她男友的心,但结果却是被自行车撞到之后又被汽车撞倒,所以她意外死了,而且她到最后都还不知道,跟她男朋友上床的那个bitch,是我。而之后的我,陷入对她的无限思念,一个人经营着我们两人合开的这家“豚鼠”咖啡馆,但是生意很不好,经常会有一两个不消费来蹭网的傻逼。快没钱交租金了,所以有生意的时候我也想办法算贵一点,游客和其他地方来的人最好宰,只要告诉他们伦敦物价比较高,他们也没办法。我不知道Boo会不会原谅我,但我真的很想她。很想她。
      讽刺的是,在我被周围人背叛的时候,很绝望的时候,对我伸出援手的,居然是一个陌生人,可能出于同情,他同意了我的贷款。我能继续经营我的咖啡馆了,只不过,我还是一个人。
      或许,我只是太想我的好朋友。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短评

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她的同伙,认同着她,纵容着她,并同时从她的所作所为里获得快感,直到最后,我们也抛弃了她远离了她,只留她不知是否能独自重新开始。

6分钟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还行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11分钟前
  • Akaashi
  • 力荐

每个女人都该看一看,学习如何微笑着当继母,真是个厉害角色啊!

13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我內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充滿疑惑。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漂泊,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馬良《坦白書》

14分钟前
  • 一瓶子蕨
  • 还行

把生活过得这么尴尬的原来不止我一个

18分钟前
  • 海马区的突触
  • 推荐

你热闹万分,你孤身一人。你开怀大笑,你泪流成河。你若无其事,你跌跌撞撞。你平静无比,你歇斯底里。你假装光芒万丈,你内心一片废墟。

19分钟前
  • 木山豆睿
  • 力荐

很英国,很伦敦。尴尬与喜感水乳交融,悲伤和孤独时不时插一刀又瞬间抽走,留下滞后的疼痛。原来以为就是daily life in London,结果是在讲trauma,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也有意思。

20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推荐

共鸣真是个坏东西,你一边骂着女主角,一边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最讨厌的人。

25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力荐

酷一时,丧一世,天生烂人。人生真相,并没有谁能拯救谁。

30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铅笔的鼻头有橡皮是为了涂改失误吗?前半程略《弗兰西斯哈》。只能说这几年是丧剧的天下吧,探讨得深刻的其实不多,有些离生活太远的为丧而丧只是套路更深更伪善的鸡精汤而已。

32分钟前
  • 昆汀的影子
  • 推荐

每声大笑过后都觉得生无可恋。啊,现代生活。

3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Miranda mix Max

3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以假装的微笑武装孤独失落,以放浪形骸麻醉无法弥补的过失,以互相伤害维系彼此仅有联系;和自己作对很容易,和世界作对很难,在这个充满性格缺陷的人物身上,我们竟都能窥到一丝半毫自己的影子。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被嫌弃的伦敦豪放女的一生。

4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姐姐最终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生活去芬兰,爸爸最终没有离开控制狂继母,好朋友死了,男朋友再也不会回头,小基佬还在自欺欺人,就连自己都无法认同自己:因为做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事…生活真是太糟糕,但是偶然还是会有新朋友,新转机,就为了这点盼头,也要在这个物价高涨的城市里撑下去(一个鸡汤)

50分钟前
  • Lau~
  • 力荐

好像我们都是把生活过成这样,浑浑噩噩,却又爱憎分明。

55分钟前
  • 凌晨呛
  • 力荐

我所追求的,是孤独的自由,封闭的枷锁,残缺的承诺,流离的生活,或者只是极其简单,而真实有力的一句,你爱我。

56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马男好歹算个成功人士加负能量正常人,这女的根本就是psycho idiot bitch pathetic,自以为冷眼看透生活本质,其实自己才是需要吃药的那个,而且基本没救了。整部剧还算耐看的重点是演员本身的外貌气质以及迷之自信比较吸引人,而现实生活中这种女的想想就可怕。

1小时前
  • 年逝
  • 力荐

一开始会被女主机智诙谐的神吐槽所吸引,会觉得她周围的这些人和生活的样子是多么荒谬,而她的应对直截了当,冷眼看待并调侃着这些荒诞,慢慢才发现这是生活的残酷扭曲而成的,身处其中的人能察觉但害怕改变,于是继续庸碌着,这让清醒的人感到无比孤单和绝望。这是喜剧吗?我只觉得特别难过。

1小时前
  • 芝麻小元宵
  • 力荐

一部关于创伤的电视剧,放肆自己的性格会快乐,但谨防悲剧发生。最近的自己被各类事情搅乱,其实内心像女主一样万分渴望被理解,但总会习惯装出一副坚强面孔遮掩自己的脆弱。挺棒的,开始时对秀下限感到排斥,看到最后一集,理解了这一切。故事狗血,但万分符合人性。生活即是如此,绝望与希望交织。

1小时前
  • 森林公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