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地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16

主演:克里斯汀·贝尔,特德·丹森,威廉·杰克森·哈珀,亚当·休伯,曼尼·贾希尼托,班巴德贾恩·班巴,杰姬·托恩,达茜·卡尔登

导演:德鲁·戈达德

 剧照

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2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3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4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5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6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3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4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5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6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7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8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19善地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2

详细剧情

  《谎言堂 House of Lies》演员Kristen Bell和《网络犯罪调查 CSI: Cyber》演员Ted Danson将参演Mike Schur创作的NBC直接预订成剧的13集喜剧《Good Place》。  Bell在本剧中的出演并不意味着她将离开Showtime的喜剧,相反正是因为她在《谎言堂 House of Lies》中的精彩演出才让她有机会出演本剧,因此她并不会顾此失彼。  而Danson早在去年夏天就表示,如果有时间的话他非常有兴趣尝试出演一部半小时的喜剧,刚好这时候《Good Place》找到了他,他也从众多剧本中挑出了这一部出演。  本剧讲述了Eleanor(Bell饰),一个来自新泽西州的女人,突然一天意识到她自己不是个好人;因此她决定开启她生活的新篇章以学习如何才是真正的 “好”和“坏”,从而弥补她自认为过去不好的行为。Danson将饰演Michael,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成为了Eleanor为自己设计的自我完善的道路上的导师。

 长篇影评

 1 ) 由至善之地引發的思考

最近趁著下班飯點時間刷完這部 The good place看完了. 這是一部輕喜劇,大致的背景在於女主角 Eleanor 死後發現自己身在the good place,但她在世時根本稱不上一個好人,於是她決定盡其所能的在這裡變成一個好人,而她的另外三個主人公,整個故事基於這四位主人公死後的生活以及他們生前的秘密與死後的旅程而展開。

這部劇能夠吸引我大致是因為輕鬆不燒腦並且以非常通俗並幽默的方式展現了對於哲學的思考而吸引我(好奇地哲學小白)一直看了下去。另外大致的劇情背景之所以說這是一部獨特的輕喜劇是還聽說這是一部請了兩位哲學顧問的電視劇:

接下來來分享一下我看完這部劇以後引發的幾個非常好的哲學思考

1.電車扳道實驗 The trolly problem - 功利主義 vs 義務輪:

這部劇的一個highlight之一, 即是將為許多人所知的著名火車扳道實驗真的拍了出來。 The trolly problem 是一個蘇格蘭哲學家Philipa Foot 提出的思想實驗,大致為:

假設一個火車在一個軌道上高速行駛,這時在前面不遠處軌道有一個分岔路口,向直行走的軌道上有五個人,電車一直行駛則將結束這五個人的生命,在右邊的備用軌道上有一個人。如果你決定對此進行干預,按下電車扳道,電車則可以轉至右邊的軌道上, 然後上面也綁著一個人,你是否要選擇犧牲一個人的生命而救全五個人呢?

這道題目後來有了非常多的演變形式: 比如說備用電車上的那個人如果是你的好友,你又將如何選擇?等等。

通過這個場景的演繹我了解了一些這個問題上的不同爭論,從而了繼續解道了功利主義與義務論的區別所在,即是 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本身是應該考慮事情的結果得失?還是考慮做這件事情的意願本身呢?

對於一個utiliitarian來說,事情的後果也許對他非常重要,那麼他會選擇說,我想救五個人的生命,所以選擇按下扳道,但是為了達到這個結果,犧牲了一個人的生命。

而對於義務輪者來說,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一条铁轨上的一个人和另一条铁轨上的五个人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決策者做決定干預這件事情的時候,便決定了要殺死一個人。因為原來的五個人本身生命結束與否與我們自身並無關係,為了不殺人,義務輪者可能選擇不干預。

The good place 則將這以經典電車實驗和它的衍生問題都表現了出來, 非常有趣。

2.既然已經500年沒有人再進過天堂 - 結果不會再改變,那為何還要行善?

The good place 的另一個設定就是打分系統,原始設定,人在結束後,宇宙打分系統會對人一生進行了一次回顧,人根據得分情況來被判斷進入the good place or bad place.

比如說你摘下路邊一朵繁盛的花會扣五分,如果你如果給去養老院參加當志願者可能加十分,善舉和惡舉的重要程度決定了分數的高低。

劇中Good place的architect的辦公室掛了一副凡人的畫像,這個是凡世間唯一個因為吃了神奇蘑菇以後猜到了這個打分系統的人。

然而在天堂之中,實際上已經有五百年沒人再得以進入過The good place, 是因為什麼呢?

比如說因為吃奇幻蘑菇而猜到了打分系統的從此按照打分系統而行事的一個凡人,從此儘量吃對環境沒有危害的植被食物,完全吃果園裡生產的農作物,然而這一舉措並不一定能讓這個凡人在這個系統中得到正位數得分,原因是因為他可能吃了灌溉有毒農藥生長出來的植被,然後他平常都用了一個血汗工廠生產的智能手機去點的全素食外賣,外賣司機開了一輛排著過量溫室氣體的車來送的外賣,這家外賣公司的CEO是一個有著性騷擾不良紀錄的人。你要如何評判這樣一個行為的道德程度可言?

這個劇情要揭示的正是,在一個越來越高度現代化的社會裡,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充滿了複雜性,我們已經無法再用所謂的單一標準再去衡量他人的行為是否道德。

3.Free willing vs Determinism

(to be continued)

後續會繼續紀錄看完這部劇的一些思考

---------------------------------------------

 2 ) 好地方,坏姑娘

04


The Good Place开播前,我前前后后大概看了十遍预告片。理由有三:1.Kristen Bell,自从几年前开始看美剧,我因为她补了Veronica Mars,追了House of Lies,甚至当时开看Gossip Girl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笑),我认为她是一个看着非常漂亮(当然我也有朋友说她是“俗套的漂亮”),但往往内心有着无限力量的人(事实上这一点在前面两部剧得到了体现)。算是我特别喜欢的几个美剧女演员之一了。2.Ted Danson,第一眼其实是被他的外表吸引(我大概是爷[叔]控?),直到后面陆陆续续看了Damages, Help Me Help You (他曾经主演的短命剧) 还因此开了Fargo和CSI。3.Michael Schur,他是一堆好喜剧的幕后推手,美版的The Office,Brooklyn Nine-Nine,Parks and Recreation...

在实际看完四集后,我觉得我的这么多期待基本是达到了预期。它也是我在每周五一定会准时追看的剧。先讲值得鼓励的吧,目前看来前面四集有成功的一点在于它给了观众一个准确的“世界观”。当大家在看类似《权力的游戏》这样的剧集的时候,一定会很满意于主创构建的一个完整的世界,人物的习惯,节日,有什么特定的规则...。这样的设置在喜剧里很少见,但作为这样一部有着与众不同的概念喜剧(不属于合家欢家庭喜剧;不属于好友黄段子开玩笑大杂烩喜剧;不属于办公室喜剧),The Good Place在前面两集就交代了它们所处的“世界”:比如“哥伦布等人在恶地”,因为“他们参与了掠杀”;比如任何脏话会被及时修正为其他词语,fork,bullshirt...;比如任何的语言都会被统一转换为英语 ;还有Eleanor的“邪恶想法”会对善地造成混乱...。这样的设置其实是在很多喜剧是很少见的,大部分喜剧会在播出到一定时间后才会慢慢引入这样的“规则”(比如,Fresh off the Boat的春季集是在第二季才确定的)并且也不见得会严格遵循。The Good Place从一开始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融入到这部剧集(特别是考虑到它是有连续剧情出现的)也更包含了无数关于故事关于人物的可能性。

然而,正是这样的巧思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The Good Place。第一是它在无形之中对收看本剧的观众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喜欢这样的设置,认同这样的观众会选择继续追看,并且之后每每有这样的笑话,会对这部剧感到更加亲切。然而,不喜欢这样的设置的观众(比如,要骂脏话就好好骂嘛!)会迅速撤走。而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如果新来的观众(指每周在美国通过电视即时收看的观众)突然跳转到其中一集,则会显得相对的不那么适应。第二则是剧集的长久性,现在的很多喜剧其实在一开始有个非常棒的概念,然而可能由于主创自己在制作的时候对自己剧集人气估计不正确,导致一旦被续订或者被加集数后,显得非常没有对策,从而把故事越变越混乱,也越来越与原先的方向偏离(此处举例,Last Man on Earth),因此,再给出这么多限定条件下,主创们又要通过什么手段来打破这些规则,又不至于让观众感到奇怪也是The Good Place在之后需要思考的地方。

另一点容易让剧迷产生距离感的就是本片的笑点。Michael Schur的这几个喜剧都会给人一种“smart funny”的感觉,可能片中的人物并没有什么特别夸张或是歇斯底里的表演,反而是有点“尴尬”的演法。而台词上,比如“Actually...any place or thing in the universe can be up to 104% perfect. That's how you got Beyonce. ”或者“— You are the most self-obsessed person I have ever met.;— You should see Kendall Jenner’s Instagram feed. ”大多数靠跟热门话题绑定写了梗,但似乎不是每个人都对这样的梗感冒...因此,只能大概说如果喜欢看Parks and Recreation或是The Office的人或许你能更加接受这样一部的戏



说到演员的表现,我认为目前看来尤其是领衔的Bell和Danson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以两者的表演风格/年龄,可以算得上是诡异的组合,竟意外有化学反应。单独来说,很多人对Danson还停留在CSI的D.B.上(或是Fargo的Hank,Damages的Arthur),但其实大家忘了他真正的美剧成名作是播了270集的传奇喜剧Cheers,他胜任喜剧完全没问题,并且会给人一种老绅士的感觉。至于Bell,这次的角色是一个“碧池”的角色,和我之前说的那种“内心有力量”的“小妞儿”有所不同,看多了她之前那种角色的人现在来看Eleanor或者需要一段时间再来适应。

前景上来看,首集借着《美国之声》的帮助拿到了2.3的好成绩,之后在搬到了自己的常规档期(周四830,前导是Superstore第二季)跌到了1.3-1.4的平均水平。这个成绩看来并不算差,因为熟悉收视的剧迷们都知道周四是NBC填不满的大坑更是“死亡之夜”,目前看来这样的成绩比去年此档期播的节目都要好很多,如果能保持,获得续订的机会依然是有的。更何况,两位履历如此丰富的主演,制作了很多获奖喜剧的编剧,如无意外一定会在明年年初的金球奖提名名单占有一席之地,更成为了难得的加分点。这部剧需要做的,是更加注意剧中“世界”的设计(好像Michael要定期检查那样),少一点“距离感”,或许,这样就能更成功。

最后再啰嗦一句,由于The Good Place已经制作完了全部的13集,NBC不会再加集数了,因此无论是续订还是不续订,我猜测这13集下来会比较完整,也应该会让人追着没有那么多提心吊胆。
===========
【小档案】
我的打分:☆☆☆☆
首集收视:2.3/804万人
Metacritics评分:78分(接近优秀,32家媒体29个正面评价,3个中立,无负面)
AVClub首集打分:A-
有望获得或是续订的机会:☆☆☆
===========

 3 ) 高质素的美剧

很喜欢女主在发现善地不过是恶地所指出的人生感悟:

1:我们的身边似乎总是有一些看上去比我们好那么一点点的人,其中产生的嫉妒之情,反而让我们不断的去努力改变自己,甚至可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

2:配偶是互相补足又互相折磨的关系

3:世界总是推给一些我们似乎会喜欢,但是心里却说不的东西

4,在烦恼面前,众生都是平等的,无论贫与富,聪明或愚蠢

5. 死后的世界不过是生前检讨的延续,生前的恶习在死后会有更直观的因果体验,从而悟道是天堂,在天堂日子太舒适失去动力,于是选择下凡,然后一切又重来,就像我们玩爆了某款游戏,之后换一款难度更大的再玩过,所以不要说你的人生很难,因为很可能你在这之前已经解决过很多大难题,现在只不过是升级战而已。

6.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学会无条件的帮助他人,用爱贡献世界。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仿佛早已注定,即使擦身而过也需要无数个剧情铺排才能出现,可能我们会为做过或没做过某事而后悔,但是命运看似可随机选择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我们的出身,幸运与不幸也早在出生时开始铺排,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担心只是自我折磨而已,但用些去折磨我们的,又何尝不似是“善地”的设计师?

 4 ) 善地

在美剧里我知道在我们神奇的土地上有着一则很古老的传说,说人死后将会去往天堂或者地狱。在地狱里有一群人坐在餐桌前,拿着过长的筷子,所以永远吃不到满桌的美味。天堂里依旧是一群拿着那种过长筷子的人,他们使用手中的筷子互相喂食,幸福美满。天堂地狱,善良邪恶。说真的,这个故事我作为这片土地土生土长的人从未听过,所以我觉得这是那群永远学不会使用筷子的美国佬们的小调侃吧,原谅我总是对他们的幽默感感到好笑。总之呢,说这些天堂地狱,不过是让我们反省自己的生活,学着做一个好人,你的世界就不会那么的黑暗,就算黑暗存在,但你只要念起,我是一个好人,我值得被爱,这句百念不烂的咒语,就可以完成自我的救赎。而那些恶人,坦诚自己所有的罪与恶,没有逃避的余地,只有承担与接收,他们就在地狱。也许你们觉得恶人总是过得很好,那是因为他们也有一句咒语,念的比世上所有的好人都勤,我是一个坏人,世界上没有爱,所以我很孤独。他们早已活在地狱。在这个上帝早已死去的时代,我们失去了很多做错事的借口,比如魔鬼的唆使,上帝已死为何魔鬼独活?但新思想杀死旧神总会诞生一位更强大的神祗。现在这个神祗在万物的尽头嘴角上翘温言细语的念诵着他最强力的超度词,尔等一介乘客,从未有过选择,何错之有?这个咒语曾经有过很多版本,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如神爱世人,只要真心忏悔就能得到拯救。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想本剧表达的依旧是怀旧风的古老咒语版本,我期待着那个在万物尽头的神祗能够登上舞台,念出那句属于他的最强力的咒语。

 5 ) 人性可塑

这部剧是在上口语课的时候一个住在意大利的美国大叔提到的,他说里边有很多哲学探讨,于是我就找来看了。

整部剧的节奏其实挺快的,如果仔细审视剧中的一些细节,是很值得思考的,尤其是Chidi教授说的一些话,不过细节总是琐碎而又无聊,对于豆瓣上的那些考据贴,我从来都是心向往之,坚决不看。

决定每个人是否可以进入善地的标准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Eleanor 她自认为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人,觉得自己属于善地与恶地之间的地带。从小成长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为了生存只能自己外出打拼, 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被社会上了一课又一课。后来社区里出现了真E,虽然生活环境依然恶劣,但真E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人生巅峰。这种对比在一开始看来特别励志,并且由此让人产生了对假Eleanor的鄙视,但是最后剧情翻转的时候我们发现,真Eleanor实际上是假的,演的。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这就使我感到,整个打分系统,或者说good place所传递出来的是这样的价值观,认为即使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要成为一个努力的人,成功的人,做尽善事的人。然而整部剧其实都是在讽刺这种价值观。首先,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Eleanor能及时划清与父母的界限,有自力更生的勇气,在葬礼上缅怀自己的父亲。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在来到good place之后出于内心的愧疚,或是掩盖自己身份的欲望,她向教授学习伦理,最终成为了一个内心有爱,乐于助人的善人,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善的环境会让人向善,环境可以充分改变一个人。

虽然整个社区是一个bad place的实验,其目的是要在心理上折磨恶人,但是结果却是(从第二季可以看出)让恶人(Mike)向善了。这就是本剧要表达的,人性本善。人性就是一个种子,如果悉心照料,一定会开花结果。

 6 ) 美剧《善地》为什么是我的影视TOP10(内含轻度剧透)

作为一部探讨道德伦理的喜剧,《善地》在第一季中针对善恶和人性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主人公Eleanor Shellstrop在意外死亡后进入了“天堂”,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她渐渐发现这个天堂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美好。整个故事的剧情发展就是建立在这种“完美世界”的谎言和真相之间的矛盾与碰撞之上。

剧中最出彩的角色当属女主角Eleanor。她在生前是一个懒惰自私的人,但在第一季中,她开始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她必须尽一切努力,才能让“天堂”里的居民相信她是一个好人,并最终赢得进入“天堂”的资格。然而,作为一个人类,她并没有达到进入“天堂”的标准,却被误认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样的设定让观众感到好笑的同时,也在提示我们去反思道德的本质。

其实这部剧集在许多方面都很出色。首先,它的概念和世界观构建非常独特有趣。在这部剧集中,世界被划分为天堂和地狱两个极端,这个设定被巧妙地扩展开来,展现了一个充满深度的世界观。这个概念允许编剧展现出天堂和地狱两个极端的特点,并让观众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和“坏”。

不得不说,该剧集的剧情设定也非常巧妙。天堂和地狱的场景设计十分精美,加上有趣的幽默元素,使得剧情看起来不仅深刻,而且极富娱乐性。每一集都有一个小情节,围绕着Eleanor和其他角色的互动展开。每一集中都会有一些细节暗示,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此外,剧中的天堂和地狱充满了各种梦幻般的元素,比如“冰淇淋味的风”和“永不停歇的火车”。这些元素营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氛围,让观众不自觉地沉浸在这个世界里。

在第一季第8集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设定,即居民们必须通过道德的“点数”来进入天堂,引发了观众对道德和善恶的思考。这种点数制度带来了许多悬念和笑点,例如在一个特别的节目中,居民们试图通过做好事来赚点数,但最终导致了一连串的意外。

同样在第一季第8集中,Michael(“天堂”的创造者)向观众透露了真相:整个天堂其实是他设计的一个实验室,目的是为了研究如何让人们变得更加善良。这个天堂实验室不仅给来世的人类提供了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的考验让人类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此外,该剧还采用了许多有趣的元素来增加观众的观赏乐趣。比如,在“天堂”里每个人都有一个“灵魂伴侣”,但是这个伴侣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人,而是所谓的与自己的灵魂最为匹配的人。事实上,这个伴侣会监督另一半的行为,确保TA们遵循规则。这只是Michael为了控制人们在“天堂”的行为而想出的主意。还有,在“天堂”里,人们的语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官方语言”,这就意味着TA们不能使用任何不雅言辞或脏话(即使说了对方也接收不到)。

《善地1》还涉及了许多深刻的哲学思考,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道德问题。剧情中讨论了“良心”这一概念。主角Eleanor在去往“天堂”之前,她并不是一个善良的人,经常撒谎、欺骗和利用他人,但是在“天堂”,她必须扮演一个完美无瑕、善良至极的人。这样的情节设定,引发了观众对于道德标准和个人选择的深度思考。剧中的“天堂”看似是一个天堂般美好的地方,但它背后所隐藏的制度和压力却让人感到不安,这也可以引发观众对于所谓“完美”的定义和道德约束的探讨。此外,剧中还引入了道德哲学中的一些概念,例如“行为后果理论”、“道德感情主义”等,这些概念为剧情的推进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在剧情发展上,《善地1》的故事线紧凑而富有张力。通过反转和意外,剧情始终保持着观众的兴趣。尤其是第12集和第13集的结局,是整个第一季最为出色的部分。这两集从一个新的角度,推翻了观众一直以来的预期,剧情发展到了高潮(这里就不剧透了)。

第12集和第13集的剧情都非常精彩,十分精准地展现了电视剧的主题和深意。首先,这两集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其次,这两集也集中探讨了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并不是财富和名望,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善良。最后,这个剧集还讨论了道德和伦理的问题,人应该如何行事,以及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

以上是我针对《善地》第一季的一些想法。该剧共有四季,每1季甚至每1集都十分精彩。我是一口气刷完的(大概看了一个月),通过这个漫长的旅程,可以说我被带入了一个独特而又精心构建的宇宙中,在不知不觉中与主人公们一起探索人性、道德、爱和死亡等等这些宏大的主题。如果你对哲学、人性、道德等话题感兴趣,那么这个系列剧集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创作声明:包含AI辅助创作】

 短评

七集后停不下来,结局真是大写的意外,Mike Schur棒呆

4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浪费一张亚洲帅脸!Jason这个角色好没意思

7分钟前
  • 想做条咸鱼
  • 力荐

真的是要笑着大喊一声卧槽。秋冬季最棒喜剧,设定有趣无厘头,氛围轻松段子写得也好,冬歇回来虽然有些编得飞出天际,但是留到结尾反转太酷。克里斯汀贝尔表演好有灵气。

8分钟前
  • 诸葛钢铁
  • 力荐

四星半推荐!!!最后一集直接加了半颗星!!算是我看过的所有喜剧里最有《Rick and Morty》风格的,脑洞很大。

11分钟前
  • 赤膊姑娘
  • 推荐

楚门的世界之天堂版or地狱版

13分钟前
  • R
  • 推荐

被非常迷的点逗得笑出声。请给我一个Janet谢谢。

18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The Good Place这套剧不能一季一季拆开评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天堂地狱的老套设定下,整部剧像一场大型而严谨的哲学实验(还控制变量的那种),每一季都非常有勇气地推翻前一季,展开一个全新的命题。善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否可以变好,电车难题的解决办法,群体对个体道德感的促进,所有伦理命题在一群烦人中带着可爱的角色的日常互动和及时反馈中得到讨论。相比于那些只是为了继续而继续,拖个几季但毫无新意的剧,The Good Place这种不断翻新设定不断进化的剧才是真正能证明连续剧存在的意义、并且探索这种媒介可能性的好作品。

19分钟前
  • 店长
  • 力荐

“你理解那种感觉吗?身处天堂,却总觉得哪里不对。”从知道有反转的一刻起就猜到是什么反转了,不过还是可以轻松看完一季,对于善恶的解释有时很有意思。唯一受不了的是Jason演员的演技,真是尴尬。

23分钟前
  • 李阿鲁
  • 还行

娱乐性质高于哲学讨论

25分钟前
  • 有猫阿宅
  • 推荐

o my, this one is new! really refreshing

27分钟前
  • 头就这么疼星人
  • 力荐

Oh my good lord, this show is dope! I mean, dooooope! 看到最后一集我甚至觉得其实我们正在生活的世界就是这么一回事,你世界里只有一些人和一些关系是真实的,你只在与关系相处,而不是与不同的个人相处,而与关系相处其实是学着与自己相处。而天知道我们在与关系和与自己相处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了多少快乐与折磨。

30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4.5,打尻了!!!脑洞到极致外加莫名其妙的philosophy探讨真的太好看了hhh

34分钟前
  • 阿特拉斯抠抠脚
  • 力荐

非常light-hearted,看的很轻松最后一集反转还蛮有意思的

35分钟前
  • 驼驼不是驼驼
  • 推荐

季尾大设定的反转有点牛逼~编剧太正~搞笑力不足和情节拖沓都可以改进~唯独善恶和价值设定是客观取决于编剧认知~有下季么~有点难~

38分钟前
  • Ston3s
  • 推荐

有趣,但Kristen演技浮夸

39分钟前
  • 资深低阶路人
  • 力荐

4.5 第一季没看完的时候手贱的我就知道了季终反转是啥甚至把后面几季的几个twist包括第四季大结局都了解了。。。自个儿给剧透成这样还是能停不下来地把过程看得津津有味。我觉得第二季有些集会更像community一点,但女主第一季的bentchy劲就很Brtita叻。说起来这四个人当中,对两位女性的刻画比对两位男性更活灵活现但也更刻骨辛辣,恐怕仍是男性作者中心体系下熏陶出来的一个范例,对似渣非渣的女性的描绘和想象素材somehow就是更多。不过我对Chidi是很relatable啊!扣半星还是在结尾reveal出来的这个设定,怎么说呐还是有点小题大作,like,这些事情毕竟和地狱级别的痛苦差远了呗。

43分钟前
  • Ziggy
  • 推荐

12集神反转 太厉害

45分钟前
  • Yini
  • 力荐

早知道会看第二季不如一开始就把第一季看完。

50分钟前
  • 遗忘以后
  • 推荐

很好看。正在追!

54分钟前
  • cicimj8792
  • 力荐

这两年难得一见的高越概念喜剧,在创作力贫乏的公台还算新鲜吧。连贯故事和单集笑果两把抓,还看出了对于《迷失》的笑话版致敬...但离入坑和嘉奖还有些许难度。Bell妞美,Danson爷帅,顺带爱上了Janet!共享同一个主创,这里的“老板”也叫Michael...I see what you did there, Michael Schur :)

55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