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羊城暗哨

悬疑片内地1957

主演:冯喆,梁明,凌云,狄梵

导演:卢珏

 剧照

羊城暗哨 剧照 NO.1羊城暗哨 剧照 NO.2羊城暗哨 剧照 NO.3羊城暗哨 剧照 NO.4羊城暗哨 剧照 NO.5羊城暗哨 剧照 NO.6羊城暗哨 剧照 NO.13羊城暗哨 剧照 NO.14羊城暗哨 剧照 NO.15羊城暗哨 剧照 NO.16羊城暗哨 剧照 NO.17羊城暗哨 剧照 NO.18羊城暗哨 剧照 NO.19羊城暗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00:18

详细剧情

羊城广州,我边防军抓获了代号209(杨蔚如饰)的入境特务,死前交待要和广州基地头目“梅姨”取得联系。领导把侦破任务交给了王练(冯喆饰),他冒充209找到测字先生“小神仙”(凌云饰),“小神仙”让他次日见“梅姨”,而见到的人叫八姑(狄梵饰),马老板(夏天饰)安排他二人假扮夫妻,用电台和境外保持联系。私人诊所陈医生(韩涛饰)由于过去历史不光彩,其弱点被敌人利用,无奈之下服毒自杀,后被救起,在公安人员的帮助下,他克服糊涂思想,协助破案。得知敌特要劫持客轮去香港,王练随八姑上了船,这时,真正的“梅姨”出现了,她竟是八姑家的佣人刘妈(梁明饰)......

 长篇影评

 1 ) 想看重拍

开篇不错,有悬念,有动作。

大同酒家。海珠桥。凉茶。算命摊子。《广州日报》。西关大屋。

禁烟。

黄花岗。自由女神像远远可见。这大概是中国内地唯一公开放置的自由女神像。

墓地接头。这地方还真适合卧底接头。后来的警匪片怎么不用?

女特务太丑了,不符合现今的神剧标准。

长堤。爱群大厦。

广州旧海关钟楼。

天字码头。当年有客船从广州去海南哎原来。

茶楼的叫卖声为什么不是粤语?通篇没有一句粤语不能接受,除了景物,真是完全看不出广州的背景。

当时有相机的人很厉害了。还有微型照相机,牛C。

还有人力车。

“他妈的”印象中是那时候电影反派的标配。

大BOSS这个一点不意外啊,可能是拍摄的时候不自觉把她拍得像坏人了。

定时炸弹这个,现在看起来就是小儿科,拍得太不紧张刺激了。

男主冯喆,十年期间惨死的文艺界人士之一。好多演革命英雄的在十年间被批斗。

编剧是陈残云,广东作家。

这个题材却是上海电影厂拍的。

导演卢珏,他拍的《梅岭星火》我虽然没看过,但印象深刻,因为童年时妈妈买的《大众电影》上有专门的介绍。《跟踪追击》好像童年看过,没什么印象了,太小。

 2 ) “你已经忘记你的过去了吗?我的军医主任~”

“不早啦回去吧”“不知道哪天才能再来”“别想啦,回去吧” “这里还牵扯到国际关系!” “哎,这是什么地方?别为了争风吃醋搞的大伙儿都完蛋。” “我们这种人,还不是一条腿在天堂,一条腿在地狱。” “一丈指定让我直接跟梅姨联系”“梅姨指定要我跟你联系”“好,咱们再谈。” “哎呀,你已经忘记你的过去了吗?我的军——医——主——任——” “老朋友,你的好机会来啦” “咱们这是在什么地方,船上!上不着村下不着甸儿,这玩意儿一响你我可都完蛋!” “先生,你的戏演的不赖呀。我早就注意你了!” “哼,别神气,再过五分钟,你我都完蛋!”

 3 ) 老电影拍得更好

“新中国第一部最具独特创造、为以后社会主义侦破片开辟新路的示范性影片”。

“反特片反映着从开国大典到改革开放数十年隐蔽战线的较量的真实历史。”

反特片诞生的背景:1950年国庆前夕,我公安部门破获美日特务李安东、山口隆一妄图以迫击炮轰炸天安门的重大案件,后改编成电影《国庆十点钟》。随后,以歼灭反特骨干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全国展开,反特片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影片取材于1952年震惊全国的‘广州第一大案’。”

视觉叙事:直到处长出现,才有了第一句台词。前面特务杀渔人,进入密林被救到医院等过程,皆用视觉表达。默片时代的余韵。

出彩的配乐:不仅好听,在调节氛围与情绪上也特别棒

出色的演技:无论是主配角还是龙套,从表情到一举一动都在诠释人物,相比之下现在的表演太粗糙了

出彩的台词:“穷光蛋,天下都成了他们的啦?”

广州的空间:波光粼粼的海面、拍打岩石的海浪、危险丛生的密林……繁华的商业路段、大桥上的恋人、西关新屋的街巷、路旁用于休憩的椅子……黄花岗烈士陵园……商店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茶楼、餐厅

反特叙事:209是香港来的特务,八姑是华侨家属,“好好打扮起来,还不是工商界民主人士”

谍战片桥段:

对卧底者身份的反复试探:首次见面的测试,以对话测试、以手枪测试,首关过后依旧不放心——“这年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以夫妻关系掩护特殊活动:这在党的行动中也常见

女特务:

“蛇蝎女性”的塑造,八姑的欲望书写“我们到底是做真夫妻还是做假夫妻”“喜欢跟我住在一块也可以”“我又没卖给谁,谁也管不着”“我们这种人还不是一条腿在天堂,一条腿在地狱,今朝有酒今朝醉”

佣人式特务——梅姨。《伪装者》中的孤狼。

 4 ) 当时的电影已经足以让人赞叹了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在于,这部电影的技巧和手法到现在都在被很多电影、电视剧模仿,五十多年了,我们的电影水平还是没有提高多少。

   1、配乐是相当大的亮点。这部电影的配乐,张弛有度,特别是紧张激烈的时候,闷隆的音乐推动着情节往前发展,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场景的设计很出彩,圈套、伏笔很是精致,冗余的场景几乎没有,精致的布局,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少见到的。导演的功力,很是非凡。

   3、人物的表演是最值得看的。眼神和手势,即便是黑白电影,但是眼神的表演力,已经超越了黑白片的时代。


   这是当时的电影,却比现在的电影更精彩。

 5 ) 现实比艺术还精彩

讲述人:梁初,84岁,电影《羊城暗哨》主角原型   

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电影《羊城暗哨》一度风靡全国,深入敌后、机智勇敢的虎胆英雄王练依然在许许多多国人心目中鲜活着。今天繁华喧闹的广州城里,一位84岁的老人默默承受了近半个世纪的“反革命特务”的恶名。   

云淡风轻,如今老人对一切都很豁达。在广州解放55周年之际,王练的原型——梁初老人,向我们诉说了一位卧底情报工作者的跌宕人生,以及广州城迎来新生后的真实历史图景。
  
半世豪情难忘,须发皆已如霜。10月12日黄昏,海珠区东华东路一套简陋的两居室内,84岁的梁初老人见到记者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返回卧室,一气找出几个小小的红本本——老人收藏了50年的工会会员证、工人诊疗证,以及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   

老人耳聪目健,他用一口地道的粤语反复介绍:这些都是我原来的证件……原来,老人是急于说明自己的身份:他是广州解放时党的地下工作者,不是背负48年“投案坦白特务”、“免于刑事处分”判决的“反革命特务”。   

秘密受召 搬运工成“特勤人员”  
 
广州解放初期,美蒋特务策划的破坏活动十分猖獗。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更是成为敌我双方争斗激烈的敏感通道地区。
  
由于特务活动频繁,当时主要负责深圳河两岸敌情调查的边防公安30团,有意在过境耕作的农民、搬运工人以及出海打鱼的渔民等群众积极分子中,培养“特勤人员”,以便随时掌握敌情,有效打击敌特反革命的阴谋破坏活动。1953年,当时正在深圳搬运公司上班的梁初,经边防公安30团参谋徐明(化名)挑选并介绍,正式成为在该团侦察股立案的“特勤人员”。  
 
上级领导指定梁初负责调查两岸间的可疑对象,并借机打入香港美蒋特务内部卧底。不久,细心的梁初即发现香港新界罗湖火车站西侧得意楼(赌场)老板张福智有国民党潜伏特务之嫌。可如何接近对方呢?凑巧的是,当时潜伏在香港的国民党特务也正在物色过境特工,对方也看中了勤恳老实的梁初。梁初凭一次成功的爆炸赢得了美蒋特务的信任,他趁夜晚9时深圳罗湖口岸闭关后潜水进入内地,在深圳河岸边引爆了一枚炸弹。  
 
由于身份特殊,梁老当时从未向家里人透露过任何信息,与广州公安部门也从来都是单线联系。据梁老如今已50多岁的儿子梁仲玉介绍,为了保密,梁老当年同广州国民党特务联系时,经常是在文德路一固定房屋的某面墙上,通过特定暗语接头,比如“有情报”就放上一块砖;“同意见面”就并排再摆上一块砖。梁老长子称:由于担心身份暴露,他们经常搬家,还有一年全部在旅馆度过。   
荣立大功 改名换姓继续卧底   

1954年国庆前夕,梁初得知国民党敌特策划在广州进行一系列爆炸行动,包括在天河机场、火车站、市公安局、岭南文化宫、新华戏院、电厂等地同时实施爆炸破坏。案情重大!梁初在得到消息后,迅速秘密报知了边防公安30团,并由广州中南公安司令部转广州市公安局立案(时称零二专案)。   

此时,香港潜伏特务得意楼老板张福智以为时机已到,也赶在国庆五周年纪念之前,着手精心布置这一“华南行动”。张福智命令梁初利用过境搬运作掩护,用草袋(平时作披肩用)作包装,分两次将美制TNT黄色海绵烈性炸弹、美制银灰色燃烧弹共六枚偷运入境,送交广州市潜伏特务联络员陈二妹。   

“听父亲讲,第一批炸弹是我跟我妈带进关来的,当时我还不满一岁,正在吃奶。”儿子梁仲玉描述。几天后,梁初自己带入3颗烈性炸弹。全部偷运入境后,梁初约当时边防公安30团侦察参谋刘燕昌(化名)在深圳罗湖桥附近、华侨大厦旁边的一公厕内,将6枚炸弹神不知鬼不觉地转交给了我方公安。这些烈性炸弹随后短时间内被护送至广州市公安局,交由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处理(即排除爆炸燃烧功能,并还原复制),然后再由梁初在严密布控的情形下交给敌特分子。结果,广州潜伏特务头子罗定山、屈金汉在前来取炸弹时,被广州市公安局一举抓获。
  
其后,该敌特团伙的25名特务也一一落网。“当时是为了破案留根”,目前已退休多年、家住广州新港中路一大院的刘燕昌解释,为了继续保持梁初的卧底身份,梁当时也是公布的破案抓获对象之一。“但他实际上从未接受我方公安部门审讯,也没在任何供词上签过名画过押。”对此一直知情的边防公安30团侦察参谋徐明老人说。   

事后被称为“新中国解放初期第一大案”的这起敌特大案破获后,时任广东人民政府主席的叶剑英曾亲自到庆功大会祝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幕后英雄梁初却在第二年三月广州市中院公布的判决书中,被公开判决为“投案坦白特务”,“免于刑事处分”。  
 
“我是一两年后才知道自己被判刑的”,如今84岁的梁老笑着称。事实上,在破获该案当晚,为避免敌方报复性暗杀,梁初一家一夜间已由深圳全部搬至广州,并由广州市公安局秘密出面动员梁初将名字改为现名“梁焕”,其工作和住房安置统统由广州市公安局专员解决。
  
破获“华南行动”后,梁初便在生活中神秘蒸发,而代之的是另一身份“梁焕”。此时,利用其先前曾深入敌特内部的丰富经验,上级领导决定让梁焕继续潜伏。  
 
身份暴露 含冤受屈四十七年
  
据梁老回忆,大约在1956年夏天,与梁焕单线接头的广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在安排梁焕与另两名特务嫌疑人员接触时,偶然被原先认识梁焕的两名老乡在路上撞上,对方一开口就叫他原名“梁初”,使得梁焕身份暴露。从此,有关部门再没让他干“特勤”工作。而此时,真实的他已是一名被公判的“反革命特务”。  
 
梁焕自此隐姓埋名,一下就是整整48年。
  
1999年9月,当广州媒体大篇幅登出寻访当年(1953年)破获国庆前夕“华南行动”大案的小英雄时,当时78岁的梁焕老人被深深触动了。
  
2002年3月,经过梁老整整长达两年的奔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了1955年对其的判决,恢复老人名誉。为此,儿子梁仲玉流泪了,“我从来没有流过泪,但老爸的事是个例外……”   
白首有憾 一生忠诚未能入党
  
梁老住了近40年的小两室一厅内,家具简单、一室清贫,几乎看不到什么奢侈品,有关部门承诺其作为“共和国无名英雄”而应该补发的工资奖励也尚未完全兑现。但这些并不是梁老真正在意的,他以之为憾的竟然是入党心愿一直未能如愿。  
 
梁老说,在确知自己已平反后,80多岁的他第二天就跑到所在街道交了入党申请书。可街道工作人员回复:“这些资料太旧了,过时了!”老人只好默默回家,也没向家人提起。“我这一辈子勤勤恳恳,对党忠诚,为什么就不能入党呢?”一头白发的梁老喃喃自语。   

 6 ) 羊城暗哨

海燕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的反特题材影片,改编于当时震惊全国的“羊城第一案”。在上世纪50年代风靡全国。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军逮捕了一个携电台潜入国境的特务209,但口供还没录完,209就因伤势过重而死去,仅留下特务联系的暗号和地点,209是要和一个叫“梅姨”的特务头子接上关系。
又是一个儿时印象深刻的抓特务的电影。我方英雄风流倜傥,机智英勇。剧情紧张,惊险刺激,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当时出演侦查员的是明星冯喆,他潇洒自如、不露痕迹的表演风格,也是他电影表演的一个高峰。

 短评

考虑时代局限多一颗星。脸谱化人设和程式化表演是年代特色。总有一个白痴部下衬托运筹帷幄的首长。情节设置上也有很多硬伤。但看得出导演在尽力把艺术和意识形态结合的更好。军医主任在那个时代属于反动军官和历史反革命,要被枪毙,隐瞒历史更是罪加一等。最萌的是猫头鹰挂钟。滴答声巧妙暗示定时炸弹

6分钟前
  • 爱看电影的猫
  • 还行

反特经典,水准很高,不输欧美。4星半。

11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第一次看50年代的大陆谍战片,虽然剧情总的来说还是简单了点看完感觉“就这?”,但意外地很娱乐也很有跨时代的感觉——现在的各种组织也不就是去找联合国… 联合国其实就是美国换个名字吧拜托想想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故事没有想象中精彩,冯喆的角色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老领导早已洞悉一切。但在这样严厉的剧本中,也可发挥大明星的作用,可以把一部电影演成个人秀,个人cut!如果冯喆哥哥现在出道,我可以成为粉圈女孩!电影里有不少胶片缺失,剪辑错乱和穿帮错剪入镜头。

20分钟前
  • 阿winter
  • 推荐

海燕厂摄制。赵焕章副导。十七年反特片里最注重艺术性的,开头以凶杀和波涛汹涌意象化结合,不直接展现,留下沙滩血迹。进入丛林,用主观扫视树木丛生。节奏不疾不徐,停滞在输液管点滴。多次用照片相似转场。注重人物心情变化和光影折射的对应,如陈医生被骗妻子外遇窗前面部阴影。全片缓慢节奏中托出一个接一个的悬念。

21分钟前
  • Kiyoko
  • 还行

早期反特电影里最好的一部

23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极其偶然地,耐心看完一部老电影,堪称谍战片鼻祖,演员充满时代特征——看外表就知道好人坏人。但不得不承认,在57年,这样的电影一定是五星杰作。

28分钟前
  • shawn
  • 推荐

算是看过的反特老片中最好的一部,50年代的广州街景在最不解风情的镜头下也显出几分迷魅。

29分钟前
  • 小凯撒
  • 还行

其实冯喆一个人就值四颗星了。十七年的男演员我最喜欢两位,一个是石挥,一个是冯喆。相比之下,孙道临王心刚什么的简直弱爆了

32分钟前
  • 觐威
  • 推荐

209演的还是挺好的。一开始就基本知道谁是梅姨了。几个女演员穿旗袍挺好看的。正好现在香港也正在闹港独,感觉有些人一直都在妄想颠覆我们。

35分钟前
  • 急先锋
  • 推荐

反特片的杰作,节奏快而不拖,无论人物的塑造,故事的递进,悬念的埋设,处理起来都堪称典范。丝毫不输同期好莱坞。

36分钟前
  • 追梦
  • 推荐

7/10。最大突破是将大反派梅姨设置成劳动人民的模样,刘姨假扮的老佣人穿着粗步衣和鞋、只做事不吭声,一副劳动人民的品性骗过了王练,原形毕露后昂首挺胸地换上套裙和高跟鞋。王练身为警员双手插裤袋、打着响指轻摇纸扇,毫无党的纪律性,却因不愿参与特务内部的淫乱被八姑说破不像自己人,男女特务的浪漫关系埋藏凶险、通过有限视角拼合梅姨的形象都在效仿好莱坞悬疑片。视听手法通过隐瞒反派的正脸、短镜头制造节奏:王练去甲板上打探梅姨下落,注意到一个旗袍女展开跟踪,镜头在急促的脚步和旗袍女的背影之间切换,结尾当公安人员在船底储藏室发现定时炸弹,整个过程由人群疏散的反应镜头、侦查员紧张表情和王练将炸弹抛入大海的慢动作,全景和特写快速交替。王练搜查八姑的抽屉偷拍图片资料时,微风摇动的窗帘倒影和急行军配乐营造人物内心的不安。

3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配乐不错,镜头语言还是革命电影那一套,冯喆那浓眉大眼真心帅气,举手投足都风流倜傥啊

42分钟前
  • 浮生若夢
  • 还行

冷战视角下的反特片经典之作,叙事跌宕起伏,最后一分钟营救6得飞起。50年代广州的城市风光得到凸显,配乐和布景都非常加分。原来那个年代不只有微型相机还有照片PS。冯喆穿西服好有范儿,另外chiaroscuro lighting移植来表现反面人物也算十七年电影的独特一景了哈哈

43分钟前
  • Troubadour
  • 力荐

故事环环相扣,梅姨真身的揭晓确实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是拍得太像普法栏目剧(非贬义)了,节奏把握上不是太好。

44分钟前
  • 悟空&憨豆
  • 推荐

反特片的一些特点:老局长做最后统筹,一个乏味的女警察,反面人物比正面人物更会演,反面人物将自己的诡计当众说出

47分钟前
  • joejoe
  • 还行

感觉反特片基本定型了,女特务如八姑再也不可能像阿兰那么漂亮了呜呜呜(┯_┯)。结尾炸弹随意了点哇。不过每段情节都很紧凑,悬念也是一个接一个不重样,挺好。

48分钟前
  • 石头纯
  • 还行

光影中模糊的广州,裹着毛巾被的病号,敌人的兵舰,梅姨,早逝的冯喆。

49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力荐

五十年代比起四十年代,国产电影突然飞跃了一个台阶。大幅度摆脱了话剧的轮廓限制,在镜头语言、表演台词上更丰富自然。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反特电影,拍摄手法圆润娴熟,情节推进顺滑流畅,悬念设置恰到好处。冯喆的形象深入人心,真是除了“风流倜傥”之外无可描述。只是演员本人看起来太瘦了些。

51分钟前
  • 昏昏爱染明王
  • 力荐

7.5,最好的反特片,剧情流畅、悬念丛生,圈套和伏笔的设置都是相当好的,结尾还有大逆转,那个年代最好的娱乐片了

53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